“文化民生”温暖留守“幸福家园”
2013/1/21
□ 苏勇 李洪君 张明伟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越来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是偏远的农村,越是落后的地方,“三留”问题就越严重。阆中市龙泉镇是典型的丘陵贫困农业乡镇,距主城区68公里,境内平均海拔700多米,山高路陡,产业薄弱,全镇总人口14300余人,90%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三留”人员达4800多人。去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通过扶持发展草根文化,探索了一条“文化—文艺—文明”的发展新路子,润泽了群众心灵,净化了社会风气,加快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为留守人员构筑了一个精神充实、生活美好的幸福家园。
立足本土,因地制宜
送文化下乡是近年来各级党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2011年,阆中市委政府组织文艺团队到龙泉镇演出,灯戏民间艺人徐思友当场向镇党委书记何治洪道出他的心声:“文化下乡是一阵风,吹过就走了,搞文化还得靠我们自己。”这句话引起何治洪的深思。经多次研究,镇党委决定,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依靠本土人才建设草根文化,让文艺活动真正走进老百姓生活、走进老百姓心坎。经过1年多的实践,形成了龙泉人唱龙泉歌、龙泉人写龙泉事、龙泉人演龙泉戏的生动局面。
——利用本土人才,让龙泉有了自己的文化队伍。龙泉镇一带,曾经活跃着川北灯戏,散落着许多民间艺人,他们农忙耕种、农闲演出,经常为农村的红白喜事、新宅落成、店铺开张等演出助兴。2011年底,该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由镇人大主席牵头主抓,并充实了5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拉开了草根文化建设的序幕。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徐思友等7名民间艺人,成立了吉祥乐队,并吸纳本镇20多名文艺积极分子、社区群众及退休干部、教师等壮大充实乐队。政府为吉祥乐队免费提供100余平方米的活动阵地,购置了13万余元的音箱、灯光等设备,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训文艺骨干近200人次,吉祥乐队从“散兵游勇”变为稳定性的文艺团队。在吉祥乐队的带动下,场镇居民组建了近200人的社区健身舞蹈队,何三耙村60多岁的老艺人庞中富也自发组织本村10多名群众编排节目,主动申请义务参加镇上组织的文艺巡演。目前,该镇经常性参与文艺活动的人员由民间艺人扩展到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社区居民、留守群体,总数达到360余人。
——创作本土题材,让群众有了自己的文艺节目。该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加强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创作。一年来,邀请阆中市文联、阆中市艺术发展中心、镇吉祥乐队的文艺专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民生活,挖掘鲜活素材,创作特色节目,组织编印了反映本地民风、民俗特色和群众生活的《龙泉文化》。演出内容非常丰富,有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节目《牛灯》、《龙泉人说龙泉话》,有体现当地民风的《我的故乡是龙泉》、《夫唱妻随》,有反映群众现实生活的《话说那个张自信》、《我儿要懂我的心》。文艺专家的激情创作,带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作激情,花冠紫村支部书记昝加富创作了《赞龙泉说花冠》、《可敬可亲的基层干部》。这些起源于龙泉文化、来源于当地群众的草根节目,展现了龙泉风貌,道出了群众心声,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连广元、巴中等地的邻近乡镇也邀请龙泉的文艺团队前去演出近100场次。
——立足本土传播,让农民有了自己的文化生活。该镇投入近20万元,购置了服装、乐器等演出设备,并通过文艺调演、巡演等方式,组织文艺团队到场镇、居民聚居点开展“和谐龙泉”、“颂歌献给十八大”等文艺演出近20场次,活跃了地方文化,丰富了群众生活。该镇印发文化书籍3000余册及《和谐三字经》、《文明礼仪》等宣传品5000余份,并挤出经费近15万元对全镇广播闭路设施进行了改造和维修,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同时,积极组织文艺团队参加各种演出比赛活动。2012年11月,在阆中市首届农民艺术节上,该镇报送的由留守儿童演出的《我在梦里喊爸妈》节目,“计划生育养一个,岂能忍心冷落娃,幼小心灵受伤害,健康成长是空话”,引起现场观众广泛共鸣,感动得潸然泪下。阆中市委书记蒋建平评价说:“龙泉文化不仅艳了墙内,也香了墙外。”
文化富了,生活乐了
过去,“守住庙子,不出乱子”是对这里干部的真实写照;“安于现状、不思上进”是这里群众的现实状态。去年以来,随着草根文化的浸润,干部群众转变了观念,积极上进,思变图强,呈现了乡风焕然一新、致富激情高涨、发展步伐加快的良好局面。
——通过文化教育群众,陋习改了,风气好了。龙泉曾是阆中市的重点维稳乡镇,越级上访较为严重;“经常围着牌桌转,脏话时常挂嘴边”的陋习仍然存在。该镇通过创作《十劝歌》、《和谐三字经》等文艺节目,由吉祥乐队等文艺团队巡回演出,鞭挞传统陋习,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先进典型,起到了身边事例教育身边人的效果。过去,经常打麻将的一些乡亲纷纷加入文艺团队,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情趣。通过在学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采取“小手牵大手”的方式,由学生引导家长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成为阆中市教育现场会的参观现场。过去抱有“有事无事闹一闹,有理无理告一告”心态的个别村民,现在也都采取合法方式和正当渠道主张权益,信访接待和调处矛盾纠纷同比分别下降36%和32%。连过去背着“冤”字到处上访的胜利村老上访户伏洪奎,如今也主动停访息诉,捐资修路,还给党委政府送上一面锦旗。
——通过文化引领群众,百姓勤了,产业强了。“农业基础后劲差,种田犹如打水漂。”过去龙泉人大都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淘金上,产业发展一直没有多大起色。该镇通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带领群众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实现了兴乡富民。全镇沙参种植从2800亩扩大到3800亩,生姜种植从2800亩扩大到3600亩,建成干果产业园500亩,培育年出栏2000头生猪的养殖大户1户,培育年出栏100头生猪的养殖大户50户,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20元。远景村“两委”带领群众种植沙参500余亩,并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注册“远景川明参”商标,年人均增收近500元。该村村民赵开宇曾经发誓不种沙参,村支部书记苟宗北主动上门,反复开导比较,并免费送去沙参种苗,在他的帮助下,去年种植沙参2亩,今年收入近2万元。
——通过文化发动群众,观念变了,路修好了。“爬坡上坎喘粗气,肩挑背磨伤筋骨。”2012年以前,该镇没有一条通村水泥路,仅有一条乡道也破破烂烂,凹凸不平。历届党委政府都想改变道路现状,但大部分老百姓不愿意出钱,靠上级补助不够,靠乡镇财政投入不现实,让干部群众揪心的道路建设一直停留在渴望之中。2012年3月,花冠紫村支部书记昝加富为了动员群众积极修路,编写了《赞龙泉、说花冠》的三句半,组织本村群众参演、观看,群众受到感化,积极主动筹资,该村9组84岁老人刘玉芳率先主动捐资1000元,5组七旬老人杨维荣观看演出后,主动打电话劝说在外务工的儿子积极汇回全家集资款5000元,8组留守老人杜作荣带上孙子亲自前往广东,将两个儿子集资款带回送到村支部书记手中,不足千人的村两个月筹集资金达80万元,今年已修通4.4公里村道。新文庙村李志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创业,已举家迁走近20年,听到家乡发展文化、修建道路后,主动联系村支部书记,捐资30万元。今年以来,该镇在争取项目资金385万元的基础上,通过文艺巡演教育引导,发动6个村群众集资、捐资420多万元,修通了16公里水泥村道。新文庙村、胜利村在没有任何项目资金补助的情况下,人均筹资1000余元,硬化村道7公里。
启迪:以人为本,加强创新
文化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之源。边远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由于亲人长期远离,生活在孤独和寂寞之中,缺乏幸福感。龙泉镇通过发展以农民为主体、农村为背景的草根文化,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体验文化,在体验中愉悦心身,打开了苦闷的心结,疏解了压抑的情绪,形成了健康的心态,不仅让在家的留守人员过得舒心,而且让在外的亲人更加放心。构溪村詹家慧长期在外经商的女婿回到家乡,对镇领导说:“家乡的文化活动让老人们得到了心灵的安慰,也让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在外打拼。”
启迪之一:群众心声是草根文化的创作源泉。文化源于生活。对于农村群众而言,“下里巴人”远比“阳春白雪”更显亲切,更具感染力。龙泉镇草根文化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了大量反映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变化的文艺节目,老百姓不仅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农村版”文化,而且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因此,文艺创作人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农村,花更多的时间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内心世界,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推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同步繁荣。
启迪之二:农民主体是草根文化的存在价值。生活永远都是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农民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创新主体和受惠主体。龙泉镇草根文化建设始终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始终把目光聚焦群众身上,把握时代脉搏,吸收生活养料,抒发群众情感,生动展示了龙泉群众的风采,满足了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广大群众对新生活的热爱,调动了广大群众投身龙泉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启迪之三:长效机制是草根文化的发展保证。“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偏远农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送文化下乡虽能解燃眉之急,但却不是把文化留在乡下的根本之举。龙泉镇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走出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文化的误区,坚持把草根文化的发展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变“等文化下乡”为“留文化在乡”。采取政府扶持、团队自主经营的方式,促成文艺队伍日益壮大,吉祥乐队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员年收入最低3万元,最高达7万元,稳定的收入成为文艺团队生存发展的保障。采取集中演出与进村巡演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文艺活动常态开展,让广大群众能够经常沐浴文化带来的幸福阳光。
(调研组成员:苏勇,中共南充市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洪君,南充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张明伟,中共南充市委政研室综合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