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村里的事 都在20多本“民情日记”里

2013/2/4

 

【新闻现场】

几天前的一个清晨,乐山市五通桥区金山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彭商明就往石燕子村赶。出发前,他特地到镇政府办公室,拿上了属于他的那本“民情日记”本。

 

本报讯 新年伊始,挨家挨户了解村民对今年工作的期待已成金山镇干部的惯例。今年头两个星期“家访”,彭商明联系的责任村里只有村民郭淑琼始终在外。“她今天在家。”在村文化广场碰见村支书余秀芳,余秀芳的话让彭商明高兴不已。

绕过文化广场,彭商明径直来到郭淑琼家。“郭大姐,今天找你主要想听下你对今年我们工作的希望和建议。”见到郭淑琼,彭商明开门见山地说。“要说希望,我想问问能不能进一步加大对老弱病残的关注,医疗救助范围可不可以扩大些?”郭淑琼提这样的建议是有“调查”基础的。虽然她家没人患病,但她发现医疗救助每年不到年底就用完了,碰上年底生病的人就无法获益。

“这确实是个问题。”彭商明记录完毕,翻到“民情日记”前几页,“你看,上个月末,也有好几户村民反映相同的问题。”

翻开这本“民情日记”,村里的大事小事清晰呈现:修路、修水塘、土地整治、拆迁安置、人畜饮水、村民活动中心……这样的日记本,在镇政府办公室里,还有20多本。

和彭商明一样,每名镇干部都有定点联系的责任村,每月至少10天要“泡”在村里。“2009年春节后上班,镇干部开始‘新春走基层’,收集到不少意见建议。”副镇长胡江告诉记者,正是最初这种“新春走基层”活动,让镇政府看到了问计于民的重要性,并促使其成为常态化工作方式:每年初走访,了解群众当年期盼,年末回访,询问对全年工作的满意程度。

三年来,金山镇共收集群众意见276条,解决208个。其中,最让村民拍手称快的是低保申领程序的优化。

“哪些人领低保”,从前由村“两委”说了算。“去年初的走访中,这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这一问题立即成为镇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胡江说,如今,先由村民提出低保申请,随后公示、评议、走访、再公示,公开透明的流程获得村民好评。(王爽)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