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小轿夫”爱心作轿接送同学不后悔
2013/3/18

几位抬袁帅的同学因为抬袁帅手上抬出了茧

袁帅(前坐者)和平时抬自己的同学在一起
在双流县彭镇小学,提起四年级学生袁帅,很多人都会想起他那顶独特的爱心轿和陪在他身边的4位“轿夫”。因患重症肌无力、间歇性癫痫,袁帅所在的班级为他量身打造了一顶爱心轿,大家抬着“轿子”送他上厕所、爬楼梯、到操场,每天两次,持续了两个月。
虽然抬“轿”让手上的茧子一层又一层地变厚,但小伙伴们依然许下承诺,“我们会抬袁帅至初中毕业。”
第一幕 “轿夫”诞生
专属轿子量身定做,他们自告奋勇当“轿夫”。
一家藤椅厂老板听说了袁帅的情况后,答应免费为其定制一把专属轿子。
袁帅的特制爱心轿,是双流彭镇小学四年级(1)班师生量身打造的。起初,彭镇镇政府于去年9月给袁帅送了一台轮椅,但轮椅太重,袁帅的学校生活仍有些许不便。一次,袁帅下楼时轮椅没稳住,差点翻下来,让班主任田玲丽和同学们都捏了一把汗。
田玲丽为此特地召开了一次班会,讨论如何解决袁帅上下楼梯的问题。班会上,廖鹏同学提出给袁帅做顶“轿子”,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实施。“轿子”的设计是个难题,田玲丽连续找了周边几个做椅子的厂子,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做过,直到最后,一家藤椅厂老板听说了袁帅的情况后,十分同情他的遭遇,答应免费为其定制一把专属“轿子”。
班会上,周昊、张扬、蒋林鹏、李浪4名同学自告奋勇给袁帅抬“轿子”。为了让袁帅坐得舒服、安全,4个孩子一次又一次带着袁帅去藤椅厂试“轿子”。12月初,“轿子”终于做好了,他们正式担当起小袁帅的专属“轿夫”。
第二幕 争抬轿子
90斤的“轿子”4个娃娃抬了两个月。
距离厕所还有一半路程,4人小心地放下了“轿子”,停下来大口喘气。
每天下课铃一响,张扬、周昊、蒋林鹏和李浪就走到教室第一排袁帅位子边,一人站在“轿子”一边,“一二三!”不知是谁喊的口号,“轿子”稳稳当当地抬了起来。“一二!一二!”口号伴随着整齐的脚步,4人抬“轿子”的手打得直直的,一步一步把袁帅抬出了教室。距离厕所还有一半路程,4人小心地放下了“轿子”,停下来大口喘气,休息一会,又开始抬“轿”,来回会花上十来分钟。
这一幕在双流彭镇小学每天都会上演。上厕所、爬楼梯、到操场都由张扬他们抬过去,已经持续了两个月。“轿子”是由铁制钢管和竹子编制而成,加上袁帅重达90斤左右,可4个娃儿坚持了下来。
由于腿脚不方便,原来袁帅经常缺课。“现在他几乎不缺课了!”周昊说,有次张扬因生病没来上课,特意提前叫班上另一个同学顶上。
第三幕 勇斗困难
磨出茧子也不悔,许下承诺抬到初中毕业。
爱心轿其实是一把椅子,高约一米,咖啡色,两边的扶手都用粉红色缎带缠得密密麻麻,后面贴着粉红色桃心,十分可爱。“轿子”上面用蓝色水彩笔写着“爱心轿”3个字,正面还有一根横置的黑色安全带,防止袁帅下楼梯时摔下来。
原来,班上几个女同学也想为袁帅做点什么,才萌生起为“轿子”打扮一下的想法。这个“轿子”,也成了袁帅在教室的座位。
蒋林鹏摸摸“轿”杆,“其实这种东西很割手,我都被磨出茧了,”他一边说一边伸出双手,只见右手无名指下,有豌豆大小的茧,摸上去粗粗的。一旁的张扬也忍不住伸出手,“我也有!以前从来没有玩出过茧。”
抬“轿”也会遇到挫折。一次在教室外过道上,走在前面的蒋林鹏突然没力了,“结果他跌在地上摔到了头,我们3个摔到屁股。”张扬想起来哈哈大笑,“袁帅他没事,因为有安全带!”
“如果我们初中还在一个学校,我想抬他到初中毕业。”说到这里,9岁半的吴昊显得特别认真,“我们是同学,我觉得袁帅挺可怜的。”
有时聚在一起,4个小伙伴会琢磨改进爱心轿的办法。“我想要‘轿子’既可以推,也可以抬。”周昊扶扶“轿子”的把手,低头上下打量起来。
“‘轿子’有时候受力不平衡,我现在想怎么样让它更稳一些!”张扬笑称,“大家都愿意一直抬下去。”
对话 “对于上学,他又怕又想”。
“袁帅跟我说过,对于上学,他又怕又想。”袁帅父亲袁盛飞说起此事情绪低落。由于病情,袁帅写字时双手不能很好地控制,“他想写好字,但手有时会不停地发抖。” “还好有学校师生照顾他,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他们。”袁盛飞对孩子的未来有自己的期许,“我宁愿拿出所有财产,找到一家可以治疗袁帅的医院,以求他生活自理。” (蔺静 钟帆 颜雪 摄影 黄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