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攀西抗大旱  打响攻坚战

2013/4/8

——来自攀西一线的报告

 


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金河村5组,干龙潭水库。水库已经干涸见底,远处的库地甚至都长出了杂草、仅有的水源被村民用竹子围了起来。



    凉山州会理县通安工业园区新发乡合新村三组,俗称:干坝。这里81岁的老太太也要自己到3.5公里外最近的村子去背水给自己和体弱的老伴吃,每天背水两次。祖孙三人,姐姐9岁,弟弟6岁,因为干旱和贫穷,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家里劳动力就指望这头瘦弱的小毛驴,为了不把小毛驴累坏,水桶只能装一半。姐弟两人上学需要步行4个多小时到新发乡小学,周末就要帮着奶奶到几公里外背水。


    凉山州会东县火石乡大麦村6组,山下原本有一条河,该组280户人的饮用水都靠这条河,但现在完全看不到河的踪迹。

 

老天无雨,大地干旱、小河断流、池塘干涸……

自去冬以来,四川省内大部分地区没有形成有效降雨,川南攀西片区旱情为重,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还威胁到人畜的生存状态。321日至25日,根据省民政厅指示精神,救灾处派出以苏章辉为组长、柯弼川、李涌波为成员的工作组,前往攀枝花市所辖仁和区、盐边县;凉山州的会理县、会东县,实地查看了这场冬春连旱灾情。

 

攀枝花:

仁和无降水100天以上

据当地民政部门提供:2012年,仁和站点降雨590.3毫米,为历年平均降雨量的74.2%。自2012109日最后一场降雨以来,已160多天无有效降雨。该区已三年连续干旱,造成全区14个乡镇、共计3.2万人受灾,新街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承担周围三个村3000多村民饮水和早市蔬菜基地的灌溉,现已完全枯竭。平地镇辣子哨村的平地水库为小一型水库,总库容450万方,现蓄水只有5万方。

截止310日,盐边县大部分地方长达60天以上无降水,有的乡村无降水时间长达100天以上。201210月中旬到20133月上旬,县城的雨量只有0.4毫米,为1998年以来最少的年份。红格镇金河村5组的干龙潭水库为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00万方,现已枯竭,库底开裂。当地1000多人饮用水困难,乡政府已开始送水20多天。和爱乡团结村干塘组的水源被村民用铁丝网围起,只能定时定量供应。2个村村民饮用水基本都靠政府送水,农田里都是干死的小麦,种的蔬菜也都干死。

 

西昌市:

城河下游普隆段基本断流

20121011日起,会理县南部的通安、黎溪、鹿厂等地,连续160多天无有效降水,已造成29个乡、23.61万人受灾。

贯穿全县南北的最大河流——城河,下游普隆段今年3月初基本断流,历史上第二次断流。普隆乡起口河水库,为库容60万方的小二型水库,今年1月就已经完全枯竭。普隆乡政府已经为石道河村村民送水23天,成本100/方。新安乡莲花村3个组的村民取水点,在海拔近2000米的高山上,3天取水1次,每家取水1小时。新发乡新发水库今年初已枯竭,新发小学2000多名师生的饮用全靠一口深井维持。 新发乡合新村3组的村民,从去年12月开始到距离3.5公里的最近的村庄背水喝,每天来回两趟,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6岁的孩童都加入了背水的队伍。

从县民政部门得知:会东县自20121010日到今年324日(共165天),降雨量仅有16.5毫米,较常年同期降雨量减少70%。目前,全县50个乡镇、318个村均不同程度受灾,共计15.2万受灾人口,6.8万人及8.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火石乡火石沟村2组,小春作物全部绝收,满山坡的红土撒不下一粒种、发不出一颗芽。

 

攀西地区:

各地加大旱救灾力度

攀西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墒情差。据气象资料分析,35月降水量仍将持续减少。在连续四年干旱后,日前的冬春连旱更是呈现了时间早、受旱地域广的特点。

319日,攀枝花市启动抗旱救灾四级应急响应。仁和区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农业、后工业”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水资源的效益,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抗旱种植。积极联系驻地部队和消防部门,对人畜饮水严重困难地方实行人工送水。

日前,凉山州民政局已下拨冬令春荒资金2599万元用于抗旱。311日,会理县启动三级救灾应急响应,组织120辆汽车和拖拉机、300多辆摩托车每天异地拉水,解决无水源地方的人畜饮水问题。4月开始,该县将为全县各中小学的学生每天免费提供1瓶矿泉水。会东县已投入260万元用于解决人畜饮水,组织民兵、党员、共青团员为农村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运送生活用水。

当前,面对一部分县区旱情未缓解,攀西地区将进一步下拨应急资金,加大抗旱救灾的力度,打好这场攻坚战!(记者 陈锡烈)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