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写春秋 忠诚铸雄魂
2013/5/16
——瞻仰成都市烈士陵园
福彩公益金优秀项目系列报道13

“众志成城”主题纪念雕塑

景观大道旁一角
威武、庄严、静穆……
2012年,成都市烈士陵园新建及装饰布展项目跃登四川省民政厅命名50个“全省优秀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红色风景。今天,跨进成都市革命烈士陵园红色大门,走在青石铺就的景观大道上,一座高耸的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迎面映入眼帘。这是一道28米高的纪念碑,由花岗石等建材砌成,陪衬着蓝天白云背景,透出革命岁月的刚毅本色,给人强烈震撼。
一路前行,景观大道路面上的九幅花鸟雕刻,寓意着优秀的中华儿女在祖国怀抱成长,同时,在祖国和人民为难之际,他们将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大道右侧,七幅梅、兰、竹、菊、荷、松、枫的雕塑,象征着圣洁、忠贞和坚强的精神,寓意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拾级而上,巍峨的烈士英雄纪念碑矗立悼念广场,正面镌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寄托着人民的深切怀念。两旁坐落着春、夏、秋、冬四幅浮雕,寓意烈士精神生生不息。偌大的悼念广场,镶嵌着太阳、月亮、星星等图案,表现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主题。广场左侧的金石方碑,分别记述了辛亥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史性场景。右侧的追思园,镌刻着成都自辛亥革命以来的4741位烈士英名。他们中间,有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将领,有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进行斗争的中共地下党员,也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保卫社会安宁的公安干警和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平民英雄。
正对纪念碑的烈士纪念馆,是一座二层大楼,门前有成都军区捐赠的雕塑“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强烈地震,全国军民投入一场血与火的拼搏,终于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这个雕塑就是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着力歌颂军民一家亲,人民子弟兵全力抢救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大爱”行动。整个纪念馆由序厅和六个主厅组成。走进序厅,迎面的LED显示屏上,正在播放《成都之魂》,介绍成都的革命史;11座灯光烛台,提供给瞻仰者表达怀念之情;左角有一本造型如书的图案,密密麻麻地写着序言。几个主厅,按照时间顺序,组成一个红色编年史:第一厅是辛亥革命到土地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有“保路运动”、“刺杀良弼”、“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成都组织”等;第二厅是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有“川军出川”、“台儿庄血战”等内容;第三厅是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内容有“12桥惨案”、“彭县起义”、“解放成都”“川西决战”等;第四厅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内容有“剿匪斗争”、“抗美援朝”等;第五厅主要内容有“守卫边防”、“保卫人民”、“反对分裂”等;第六厅是汶川地震专厅,主要由彩色照片墙、黑白照片墙和抗震救灾的烈士事迹组成。 气势恢宏、内容丰富的这座烈士陵园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安桥路579号,占地55亩,现为省、市两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我省国防教育基地,承担着对成都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专院校和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职能。2011年被民政部授予“首批行风建设示范单位”。每逢大节日,许多单位和个人都要来此举行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瞻仰烈士英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记者 陈锡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