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仁寿县双拥创建上台阶

2013/5/16

同心同德同发展

仁寿县双拥创建上台阶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一轮双拥创建中,仁寿县瞄准“双拥模范县”目标,站在“稳定军心、巩固国防”的大局观上,不断加强军民团结,使军地双方达到“政治上同心同德、建设上密切协作、感情上水乳交融”,形成了一个军民共建仁寿的大好局面!

 

强化领导  制度领航

日前,仁寿县境内驻军有县人武部、县武警中队、县消防大队、县消防中队等4支部队。

4个春秋中,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度工作管理目标,并作为考核各乡镇、各部门领导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冉登祥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27个县级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将创建双拥模范县写进工作报告;各镇乡、企事业单位也相应成立了拥军优属领导小组。

坚持不定期的“议军制度”,该县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双拥和创建活动,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主动参加“军事日”活动。从规范双拥出发,双拥领导小组先后下发了《仁寿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规范了会议制度、活动制度、军地联谊制度等,使创建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国防教育  深入人心

最近几年,该县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阵地,依托军民共建优势,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发扬优良传统、增强国防观念为重点”的国防教育,主要的方式有:

充分发挥烈士陵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对前来扫墓的中小学生和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教育,从而激发出建设“六个仁寿”、实施“六大工程”的信心;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把国防教育列入教学大纲,普遍开设国防教育课,邀请部队官兵进校讲授国防知识、开展军事训练,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良好的国防意识;

加强对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教育,该县相继建立“青年民兵之家”570个,征订《国防时报》、《中国民兵》等报刊12000余份;利用“双拥月”、“国防教育周”等印发《国防教育知识问答》50000余份散发,国防教育面达90%以上;

每年的春节、八·一、和征兵期间,掀起3次大的宣传教育高潮,采用报纸、电台、永久性标语等形式规范宣传创建典型;利用议军会的机会,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专武部长等人到县人武部,接受军事训练,强化领导者的国防意识。

落实政策 保障权益

双拥不只是一项政治任务,还是一项政策性强的日常工作。该县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

该县狠抓各项抚恤补助、军属家庭优待金的落实:按时、按标准、足额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全部实行银行直发;建立起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日前各类重点优抚对象自然增长平均每人每月达27元;制定《仁寿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2011年,该县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从原来的1200/年,提高到2000/年,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从400/年,提高到1000/年。

历年的征兵中,该县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规定,严把体检、政审关,保证新兵质量,圆满完成各年度征兵任务。实行领导责任制,全面完成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的安置任务,将自谋职业补助金列入财政预算,按标准兑现。同时,军队离退休干部得以妥善安置,政治、经济等待遇均按要求全部落实到位。如何帮助退役士兵就业?该县积极组织退役士兵免费进行技术培训,4年中共培训1300余人,培训率达95%以上,相关企业为下岗转业志愿兵、下岗残疾军人、复原干部提供就业岗位605个。

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该县从实情出发,替优抚对象解决“三难”:把解决老复员军人住房难作为重中重来抓,采取多种渠道为45户老复员军人维修、改造住房138间、2700平方米;落实医疗政策,解决治病难。该县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等联合下达《仁寿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使优抚对象医疗获得更好保障。

办好实事  固我国防

如何替驻军办实事?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前提,全力以赴,解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动员各方面力量为部队建设服务。

该县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政策,全力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类涉军问题,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同时认真落实相关优待政策,创造良好的拥军优属环境:教育部门按政策出台优待办法,切实解决驻仁部队军人子女入学问题;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设立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等优惠服务标志,积极主动地提供优质服务;现役军人、残疾军人乘坐城区内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享受优待,实行现役军人免费;各公路收费站点、公共收费停车场全部实现军车免费。

坚持做好走访慰问工作,该县已形成常态化。每年的“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主要领导都要亲率慰问组,带着党委、政府和全县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礼品,前往军营慰问驻地部队,向所有官兵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

通过新一轮创建,促进了军民关系融洽和谐,军民共建对子如雨后春笋,该县已形成“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可喜局面,军地双方已达到一个“同提高、同收益、同发展”的新境界。(记者 陈锡烈)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