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由初中生日记引发的教学反思

2015/2/9

  从初中第一学期开始,笔者便对学生的日记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首先是每篇日记必须有标题,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写作,以避免流水账形式的日记。其次是要求学生每则日记的字数应不低于200字。第三是每周的日记不少于3则。如此实施一个多学期以后,通过批阅学生日记,同时联系学生大、小作文的实际,笔者发现,学生写作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非常值得反思。

  写作视野狭窄 内容单一重复

  通过批阅学生日记,从标题上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像《今天的某某课》《班会》《安全课》《升旗仪式》《大扫除》《某老师》《上(放)学路上》《双休》《家庭作业》等标题,这从一侧面反映出,学生的写作视野仅局限在对自己一天的流水生活记录中,内容也基本上是对其所见所闻的简单再现,缺乏真情实感。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意识到:日记应该言之有物,学生的日记须是发生在自己的生活里,自己有真实的感受,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否则写出来的日记就不会是自己的东西,读起来也会给人一种虚浮无根、千篇一律的感觉。此外,教师应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每个季节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农民的劳作,农作物的生长,学生与家人、老师、朋友相处时的感受等主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感受,然后将这些发现的素材用文字在日记上呈现出来。

  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生活本身应该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初中学生正值青春,他们也有着自己对生活思考的角度和个性。然而,笔者在学生的日记中,除了简单的叙述外,却鲜见一些可以代表学生思想火花的东西。笔者认为,教师应主动发掘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的能力。比如,增强教师对日记的重视,如果教师经常仔细检查学生的日记,在学生的日记里加几句评语,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善于鼓励学生改进不足,学生就会更积极、更认真地对待日记,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之情。扩大阅读量,除了充分发掘课本教材的写作知识之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学会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学会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和文学素养。另外,学校和班级可以积极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避免学生陷入单调枯燥的机械式学习,从而限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没有个性思想,对生活缺乏思考的写作是无味的,而且相对学生来说,只能一次次增加他们对写作的反感,而无法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

  缺乏写作表达的技巧

  造成学生日记言之无物、缺乏思想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无从下笔,无能为力。“不会写”是存在学生中最突出的问题。在学生日记中,记叙一件事怎样才生动、形象,议论一种观点怎样讲道理,说明一种现象怎样说才明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心中不会写的疑团。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疑团逐步解疑,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片断写作等各种不同方面的专项训练。有必要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知识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技巧,使学生学会写。另外,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在学会写的基础上大胆变通、创造革新。就像一个人,首先教会其走路,他才会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上,要求学生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积累词汇,也对一些生动语句多作仿写,或给一组词语写一段话的练习,有意识地把要求学生把新学习的词汇灵活运用于写作之中。另外让学生学习分类摘抄,做读书笔记,片断练习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好的日记。

  通过对初中生日记的总结,笔者找到了一些原因,为今后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些借鉴。我们的写作教学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个性、灵性从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拓宽学生写作的宽度,写作的自由性。让学生用其眼睛,用其心灵去察看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其有充实的生活,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则更新观念,投身到教育的浪潮中,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捕捉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兴奋点来实施作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情因境而发,则学生有话写、容易写、爱写,学生写作兴趣活跃起来,写作教学出路可寻。  (武胜县猛山学校 唐智勇)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