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探索“分供”模式解决贫困地区养老难问题
2015/3/9

凉山州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剑平(右一)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
近年来,凉山州通过建立政府补贴运营性养老机构、建设老年大学、发展老年组织,向养老服务对象低价和免费提供“养+学+娱”服务,切实解决凉山贫困地区,特别是大凉山彝区、木里藏区等贫困地区养老难问题。
建立政府补贴养老机构,低价供“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依托凉山(西昌)“冬季阳光”、邛海湿地等独特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低价性养老服务机构,实行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保障养老对象低价享受服务。目前,全州第一家民办大型医养结合康养社区“西昌邛海国际老年社区”正式开业;全州共新增民办养老服务床位1750张。
建设老年大学,免费供“学”。以州老年大学建设为龙头,带动市、县老年大学建设,同时通过健全市、县老年大学评估定级、申报制度,以及将市、县老年大学建校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等,促进加快建设老年大学,为养老服务对象免费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电脑、英语、拳剑等课程。目前,全州共建立各级老年大学(辅导站)170所。
发展老年组织,免费供“娱”。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目标,按照“遵纪守法、制度健全、经费落实”的标准,通过“协会+分会”的模式,引导县(市)、乡镇、村(社区)建设基层老年协会组织,免费组织和带动老年人开展联谊活动、汇演展览、声乐舞蹈、棋牌、健身等娱乐活动。
目前,凉山州共成立基层老年协会2156个,力争三年内实现全覆盖。(雷刚 李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