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小学生语文课堂方法初探
2015/3/23
■ 中江县富兴镇中心小学 陈凤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建立接纳、宽容的课堂氛围,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思维潜能,从而达到启迪智慧的效果。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激活小学生语文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谈如下方法体会:
诗歌游戏添新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带领学生唱歌、背诗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创设游戏,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生动语言抓眼球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的教学语言,如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等方式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声情并茂,使学生能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
和谐气氛现活力
语文课堂应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一句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同学们正在看的《西游记》说:“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金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吗?”得到齐声否定后,笔者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望着笔者对书本“抓起”“塞入”的手势,同学们会心大笑。进而笔者一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一手指着科代表:“我的眼睛能把林静吸进去吗?”同学们开心答道:“能!通过眼睛我知道了她是个勤奋好学、聪明负责的女孩子。”
通过让在课堂中营造无拘无束的氛围,往往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迸发出思维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