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让语文课堂涌动生命的“活水”

2015/4/20

  ■ 中江县普兴镇中心校 隆昌国 何虹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课堂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展现语文课的魅力,使语文课如源头“活水”,生机勃发。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更新观念盘活教育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直接影响他在工作中的种种观念,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单一的讲解发问为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这样就能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调动兴趣激活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学生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就能“活”起来。

  用活语言巧妙传道授业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沟通感情的桥梁。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演员,而且是个演讲家,应该有驾驭教学语言的高超技能,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过来,使学生乐意且热烈地盼望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效果也就事半功倍。教师的语言可能会成为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兴奋剂”.我认为教师的语言应该:平实有条理性,形象有生动性,幽默有趣味性,机智又有激情。

  开展活动丰富课堂内涵

  在教学中,开展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如诵读活动、读写活动、品说活动、微型话题活动等,容易增强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显示才能的机会,又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有的课不是讲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活动”出来的,“实践”出来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收获,在活动中“活”起来。

  创设情境赋活课堂生机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保证教学过程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深化知识的新教育理念。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以情燃情、联系生活、扮演角色、音乐渲染、多媒体课件、竞赛激发、画简笔画入意境等,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课堂能不“活”起来吗?

  深挖教材活跃学生想象

  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来激活课堂教学,这是由语文教材的内容所决定。语文教材的大部分内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要深刻领会这些教材内容,就应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活”力。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来培养学生创造力,充分利用语文课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景物,刻画人物的文章。教师要从语言描写入手,根据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出画面,让学生去咀嚼、去想象,使学生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境界。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看似未完的故事,让学生再续写结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善于赞扬保持学习活力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学生也有一个共同特征——期待赞扬。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轻松快乐的课堂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激发起学生想表达的欲望。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这就需要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多鼓励、多认同,这样,课堂上学生不再拘谨,踊跃参与,使课堂活跃了起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有许多,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它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