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我眼中的学生作文修改

2015/4/20

  ■ 中江县永安镇中心学校 童玉华

  学生常常感叹不知道如何作文,更不知道如何修改作文。古今中外,试问有哪一篇名作不是经过反复修改出来的呢?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几经斟酌才定下来;鲁迅对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达到160多处;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过七遍。种种事实证明:“文章不厌改。”但现实中很多学生都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他们对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还是认识不足,作文时总是一次就完成,不经过修改就以为是好文章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如下观点,希望对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有所帮助。

  好句时时改

  一篇文章写完以后,还要自己认真修改。修改自己的文章,有两大好处:

  第一,文章经过认真修改,毛病减少了,能更好的发挥感染人的作用。即使写作经验很丰富的作家,也不能一笔就十全十美,一个字也不用改动,何况学生呢?经过修改,不妥当、不完善的地方减少了,文章的质量就提高一步。唐朝诗人白居易说:“好句时时改。”这是他的经验。

  第二,修改文章的过程,就是提高作文能力的过程。发现文章里的毛病,亲手纠正自己文章里的毛病,是锻炼写作能力的好办法。我们常用“给自己洗脸”比喻修改文章。自我批评能提高思想认识,修改文章能提高作文能力。

  有些学生写完文章,一遍也不检查,就匆匆交给老师,这种马马虎虎的态度,是学生作文的大敌。

  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读得顺口。”例如:鲁迅写好一篇小说,叫《肥皂》,过了两年,鲁迅先生又把它修改过很多遍后,才印到一本书里去。这篇小说不过七行字,竟改了一百四十五处!可见鲁迅先生改得多么用心,多么细致了!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认真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怎样修改

  首先,“写完后至少看两遍”,要看得仔细,把文章内容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毛病检查出来。

  其次,严格认真,不怕麻烦。主题不明确、层次不清楚要改,一个错别字、一个错标点也要改。大毛病大改,小毛病小改。

  再者,改文章也要像写文章那样,想好再落笔。遇到问题,宁肯多想想,务求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然后,对于经过自己努力,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或别的人请教。

  最后,保持卷面整洁。不乱涂乱抹,把文章搞成“大花脸”。

  有时候,整篇文章有重大毛病,如中心意思不清楚,主要材料没选对,文章的组织松散、雾乱等等,改起来不容易,甚至要“重打鼓,另开张”。怎么办?根本的方法是预防大改。

  预防大改,就是要在动笔作文之前,先把文章的中心意思,选用那些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组织材料的顺序,一件一件都想得很周到,列出一个提纲。再检查一下提纲有没有毛病,如果有就及时修改,然后再按照提纲作文。

  动笔之前的工作做得细致,大毛病自然就可以避免了。事先没计划,随想随写,是产生大毛病的根源。

  学生作文相互改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作文老师改,跟老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4至6人为一组,依据自愿原则和互补原则。前者以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心理保证,后者为写作水平高低互补以合理的人员配备作为互评的能力保证。选出1名至2名组长。他们主要负责收发作业、安排批改、组织小组评议和推荐佳作的工作。为了增强学生批改效果,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作文的要求将批改步骤写在黑板上:比如,改错字;改错句;改正表达不恰当的语段;找出不正确或不恰当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写出评语草稿等等。批改时,每人发给一篇文章根据步骤进行,修改小组成员可以轻声交谈、切磋研究、讨论修改。老师巡回指导,了解批改情况,帮助解决批改中的疑难问题,帮助有困难的小组或同学,只作提示,决不包办修改。批改后各组代表谈意见,推荐在评改中发现的优秀作品和精彩片断在班上读给学生听,供大家欣赏品味,这样做对好的同学是个鞭策,对差的学生是个促进。最后,还通过全班讨论评出最佳“批改小组”,并挑出修改成功的文章若干篇,由学生本人在班上朗读或张贴在学生园地里,以示表扬。

  用心体会老师的修改

  唐朝诗人白居易常常将写好的作品拿到街头念给老婆婆听,问她们是不是听得懂,如果她们说不懂,白居易就修改。

  学生修改作文,也要肯听别人的意见。课内作文有个最善于提意见的人,就是语文老师。批改一篇七八百字的作文,一般要用十来分钟,如果全班有五十名学生,老师就要用八个多小时。

  老师的批改,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切实最具体的作文指导。学生应当用心体会老师的批改。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把自己的文章再修改一遍。有的学生也许会说:“那还有什么用呢?分数已经写上了,修改好了也不能添两分呀!”可是他们不知道,根据老师的批改修改一次,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能提高一步,这比添两分重要得多!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