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6/1

  ■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刘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当下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加强词句训练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文思想。要会使用学过的词语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句式,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应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教学中重点应放在积累、运用上。

  启发学生思考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教师应通过一篇一篇的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的知识和方法,形成阅读能力。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若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出示阅读学习目标。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阅读

  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兴趣为先导,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入故事、游戏、多媒体等,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在学习《火烧云》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播放能够展现各种火烧云的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火烧云的美。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升华认知

  在学生充分阅读、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表达出来,在学生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交流与互动平台,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总结,在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中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当学生认知出现偏差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来自行修正;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通过激烈的讨论来让学生达成共识。这样才能真正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参为中心,一切以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的封闭教学观,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象,这样课堂才能出现更多的标新立异,拥有更多不同的声音,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教师应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阅读的范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给学生提供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报刊杂志等,并保证阅读的时间。除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外,还必须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会轻松面对语文学习,收益也是颇大的。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逐步提高,从而达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