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珍爱生命 直面挫折

2015/6/8

  ■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陈佳

  最近,总看到学生自杀的新闻,究其原因却是大同小异,不外乎是觉得学习压力大,或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虽说竞争激烈的社会的确给了每个人很大的压力,但根本的原因还是现在很多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家长的宠爱,缺乏起码的心里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看到越来越多这样的新闻,作为教师,我开始觉得教育孩子学会承受挫折,珍爱生命远比教授文化知识更重要。我开始在教学和生活中关注并渗透这方面的教育。

  在平时一些课文的学习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教育。如通过《桃花心木》这篇文章,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各种辛酸苦辣、各种不确定,我们明天会面对什么,谁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的人生之路要怎么走下去,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炼炉中磨练,必须要练就一颗强大的心脏——面对挫折时的坚强意志!这种意志能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挫折失败中重新站立起来,经受磨难,获取成功。《桃花心木》的作者林清玄本人的经历也是很好的例子。

  在班会课上了解古今中外名人事迹,为孩子树立榜样。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给孩子讲黄继光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人总有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自杀是懦夫所为。并且让孩子们读读张海迪、海伦?凯勒以及霍金的故事,让孩子们感悟作为残疾人的他们都能坚强地活着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作为身体健全的我们怎能不珍爱自己的生命。

  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因此,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对待失败。

  “任何人做事,一开始都会有困难”,这个是必须要告诉孩子的。我们可以激励孩子坚持到底,不必把尽善尽美看得过重。不要迫不及待地为孩子提供帮助,让他们自己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迎接挑战。如孩子学写字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临摹。考试没考好时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一看下次怎样做”。老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同时,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另外,要注意平常在学习和生活中避免过度赞扬孩子。我们小时候很少注重赏识教育,现在呢,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在有孩子的场合,总是能听到“你真聪明!”“你真棒!”这样的赞美声,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来说,这或许是培养他自信的好方法,但是对一个自信十足甚至有点自负的孩子,再这么赞扬他,他的小尾巴可能就要翘起来了,一旦遇到强手,“败”在其下,那可就不得了了,轻则郁闷,重则丧失自信,变得自卑。因此,对孩子的赞扬要适度。

  最后多和家长沟通,对孩子的要求要一步一步来,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如果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心态就无法平和。而失衡的心态,势必造成家长的不理性,期望孩子完美、过人,孩子上学后,期望他的成绩名列前茅。这样的心态和要求,会使孩子异常敏感,特别害怕失败,这样的孩子,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的。

  总之,我们要加强学生抗挫能力的教育。因为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勇敢面对生活中种种不确定和挫折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强者,才是真正让我们骄傲的孩子!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