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桃李满园逾百年 青云之志上九天

2015/6/8

——记腾飞发展中的巴中中学

  巍巍南龛山,重峦叠嶂,紧连着大巴山脉,显现出祖国河山的秀美。山中“天开金榜”几个醒目的大字耀眼夺目,显示出巴中这片热土的人杰地灵。大巴山脉下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校——巴中中学,这里孕育了许多仁人志士、英豪名人,他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站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飞黄腾达,建功立业。

  巴中中学的前身为云屏书院,迄今已有145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创于清朝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系近代第二大书院,清朝余焕文和知州陈洪绪在《云屏书院碑记》中作了详细的记载:“别庭书院于城西,其地幽闲宏敞,掘阅得古碑,摩挲读之,故明时学宫旧址也。”同治八年(1869年),余焕文代陈洪绪写了开学致词,并作为《云屏书院碑记》记载了当时情况:“若事干谒,通声气,酒食征逐,招摇过市,凡不谨于行者,愿诸生嫉之远之,毋为儒冠玷也。子簿书吏耳,于学道之风何敢希其万一。顾所以兼置书院者,亦欲州人士涵育薰陶久道而化成。异日名儒出其中,名臣亦出其中,达则掇巍科、登显仕,潜亦型乡党、称善人。清风美俗恒由是兴,士之幸也,州之福也,予之望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然必有起而任其责者矣。”这鲜明地讲到当时民间缺乏礼让之风,好争斗,多诉讼,于是想到大兴教育以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其次是记建院经过;最后告诫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保持品德端方,切戒轻浮虚华,以期将来获取学位、做高官,或成为家乡有德之士,作乡亲们的榜样。

  又从冯文经《云屏书院改置学堂记》中详述了在公元1907年把巴中中学改名为“巴州中学堂”。从校史及县志中亦证实了巴中中学演变的历史沿革。1924年更名为巴中县初级中学,1944年更名为巴中县立中学,1950年与省高、简师、女中合并更名为川北公立巴中中学,1953年更名为四川省巴中中学,1958年更名为巴中中学,1979年更名为巴中县中学,1993年定名为四川省巴中中学至今。

  巴中中学与中国近代历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川陕苏区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的所在地,当时就是川陕省苏维埃省委机关所在地,设立了省委中心指挥部,川陕省苏维埃第四次党代会在校内胜利召开。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校内办公,研究作战部署,成为指挥战斗的重要场所。

  学校经历了从书院到学堂,从初中到完中,后为省重点中学,到国家级示范高中,发展到今天,可谓桃李满天下,业绩遍神州,在历史长河中展现出光辉灿烂的篇章。近十多年来,学校认识到:“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为每一个学生成功人生的起步而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优长教育为宗旨。”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办现代化、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学校”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创新”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名师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治校方略,秉承“崇文弘道、砥砺自为”的校训,积极践行“厚德载物,树人强邦”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近十余年来,学校连续评估为高中教学质量全市第一,高考升学率全市第一,巴中市文、理科状元也在校内脱颖而出,鸿志班升学率超过96%,全校本科升学率达70%。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输送了优秀学生1155人。这十多年来学校为普通高校共计输送了本科新生11156人,其中重本生2641人,有27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北大录取的学生是:赵攀、刘秋麟、石光明、岳嵩、蒋析、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是:谯渊、吕东明、张盼、李会平、何坤、张桂、金成、董伟、何兵、李权、罗炯、张坤、顾钊铨、邬博华、李佳华等。其中董伟在2009年高考中以总分655分一举夺得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自2005年以来,每年全市文、理科状元都出自巴中中学。2014年,高考重本上线341人,本科上线1460人。其中清华大学录取3人,他们是王开博、王亮、吕泓江;北京大学2人,他们是王星程、苟华君。上海交大、中国人民大学也分别录取1人。在2012年,学校的女生张晓勇夺了亚洲跆拳道青年锦标赛52kg级冠军,推动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谱写了巴中中学腾飞的新篇章。

  走进校园,呈现出一片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的氛围。学校中有一大批教学、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有专任教师400余名,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省、市学科的带头人,省、市、区青年骨干教师260人。他们深入教学第一线,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倾力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巴中人民争光。

  漫步校园,绿树掩映,翠柳成行;芳草萋萋,鸟语花香;亭台楼阁,古朴典雅;池塘假山,相映成趣,优美的教学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学校现有云屏、龙湖、兴文和巴中市高级中学四个校区,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作不懈努力。如此环境优美、教学教育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为铸就国家的栋梁之材提供了丰盛的沃土。

  如今,巴中中学将沿着追赶跨越的步伐,永不停息,高扬传播文明的征帆,为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而腾飞,向广袤的未来飞奔,向坚定的未来飞奔,奔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百多年来,巴中中学人坚持厚德载物,铸就了传承文明的圣殿。

  百多年来,巴中中学人坚持树人强邦,培育了无数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百多年来,巴中中学人坚持质量兴校,让川东北教育的一面旗帜高高飘扬。

  百多年来,巴中中学人坚持创新发展,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誉满巴蜀。(刘新猷)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