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教研之花结硕果 教师学生同发展

2016/4/25

石龙乡小学教研活动小记

  ■ 石龙小学教导处 李均鹏

  中江县石龙乡中心小学位于中江县的南片区,与三台县菊河乡毗邻,地处丘陵,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有800余人。如何让这些农村的孩子感受教育均衡雨露的滋润,是石龙教育人一直萦思梦绕的;如何形式多样、高效开展学校教研,是学校领导班子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为此,学校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因地制宜,科学谋划,走出了一条“以研促教,共同提高”的好路子。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1、随堂听课

  近年来,学校把“随堂听课”常规化,教导处对教师也作出明确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随堂听课不能少于20节次。要求教师听课有时间,有评价,有思考。为了防止个别教师“制造”听课记录,教导处要求听课教师课前到教导处登记,课后由授课教师签名确认。该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里掀起了听随堂课的热潮,每次上课铃声响起,总能看到部分教师提着小板凳,拿着听课笔记,走进教室。课后,也常常见到听课的老师和授课老师互相交流。老师们常说:“这种听课很有益处,自己上课遇到的问题去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有时能让人茅塞顿开;同时也担心自己上课时有领导和老师来听课,所以我们课前就得充分准备。”

  2、主题教研

  教导处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学科特点和教学进度安排主题教研活动。比如,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两位数的除法、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年月日教学等等。这些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解决了老师们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上存在的困难,提高了老师们的业务能力。同时拓宽了彼此的视野,也促使教师进一步深入地去思考、去总结的自己教学得失。

  3、走出去,带回来

  学校在经费非常吃紧的情况下,仍然派出大量的老师到兄弟学校、到教育理念先进的学校,到有特色、优质的学校去学习,他们去中江、去德阳、去成都学习、取经。中心学校校长谭万光如是说:“学校教学质量要提高,归根结底是教师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要提高。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如果那样,终将会成为井底之蛙。经费紧张只是暂时的,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学校要大力支持,只要有助于学校的发展,有助于老师的提高,我们愿意花这笔费用,我们觉得这些钱花得值。”

  每学期伊始,学校教导处都会预先筹划,做出详实的安排。预先将外出学习的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参加学习的老师登记造册。这次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哪些老师去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导处都要反复考虑,力争做到学有所得,学在所成。同时,老师出去学习回来后,教导处会安排进行专题讲座或者专题汇报课,将学习到先进理念、方法带给我们其他老师。

  4、送课下村、同均衡,共发展

  石龙乡中心小学除了辖一所中心小学外,还有一所村小学——赛金村小学。为了促进中心小学和村小学的均衡发展,让村小的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每期都会选派优秀教师分几次将精心准备的教研课送到这里。所准备的教研课,不仅包括语文、数学,还有音乐、美术、体育、生命与健康等艺体课。

  5、教学技能大赛展风采

  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较多,他们上进心强,信心足,业务能力上升快,希望得到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认可。每学年三月,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我们学校固定的常规工作。在比赛中,老师们总是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比赛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很是让大家享受。

  二、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一系列教研活动的开展,老师们的业务能力得到很快提高,那种随性上课、无目的性教学、无效的课堂越来越少。老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竞赛,获奖人次较以前大幅增多;教学成绩直线上升,位居乡镇学校前列,得到了县教育局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石龙教育人,我们深知,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我们没有实验品。

  我们一定会秉承“让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的办学目标,“办适宜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石龙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我们将一直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