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
2016/4/25
■ 中江县玉兴镇中心学校 孟凡容 张益锋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有这么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学习,交换的就是这样一个集众人智慧、人人可得的大成果。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以往的“满堂灌”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农村中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也成为一种可以探索的方式,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有体会。
一、农村初中政治课进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及有效性
基础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精神,特别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真正领会到思想政治课的精髓,提高政治素养及个人素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有必要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让学生在思辨中成熟起来,积累一定的政治知识,善于去探究,学会根据课堂需要去寻找生活中的政治内容,这对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有着重要作用。
二、农村初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实质的合作,停留在“重视形式”的层面上。学生似乎在讨论,却没有实质上的合作,甚至不少课堂把合作学习当成课堂教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点缀,表面上沸沸扬扬,实际上无扎实的成效。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合作参与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匀,易造成“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更甚者把任务留给他人去做,只等结果,从而滋长了部分学生的惰性。所以,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得到充分提高。
(三)缺乏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模式过于单一,评价内容也没有突出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过分强调“主旋律”而忽视社会道德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和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反应。
三、农村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坚持实行合理,科学的分组方法,落实个人责任。尽可能让每一小组的实力相当,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小组6—8人一组,每个成员在组内都承担着相应的角色,各负其责。使优等生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学困生可以受到及时的帮教和指导。
(二)教学中,教师坚持做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一位政治老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大致确定每节课学生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找到政治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做到有的放矢。在政治教学中针对以下几种情况,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 教材与生活中值得争辩、探讨、质疑的问题。比如八年级教材中“一个大学生为救一个老农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个大学生这么做,有价值吗?通过争辩、质疑、探讨能加深对学习内容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2、涉及到评判的内容,也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如:八年级第九课中“小力和小高的哪些行为是一般犯罪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他们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3、涉及到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问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比如设计开展维护环境的公益性活动,需要小组乃至全班同学的参与,这时需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4、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训练学生的答题思维。比如“如何认识挫折?”、“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因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不透彻,答题时容易漏分,利用小组探究,有利于改善这样的状况。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全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合作研讨中来,对学生超出预期的提问要筛选,选取有价值的问题来研讨,还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坚持实施发展性评价,多元的评价方式。
合作研讨中,教师应随时保持“评价”意识,及时发现学生优缺点并给予评价。尤其要及时地点拨思路和方法的优劣,提高策略和方向的正确性;同时,评价需要多元化,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他评、小组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多种角色的体验,激发学生甄别、剖析、批判等多种意识和能力;此外,评价的结果也要多样,除了掌声、口头表扬,还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必要时可适当准备一些奖品,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将评价结果进行月总结、半期总结以及学期总结,表彰优秀小组、优秀组长、学习明星等,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