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2016/5/9
■ 中江县凯江镇中心学校 许利敏
“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复习课教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
一、复习课的主要任务
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梳理,能够用一或两条主线将所学的知识串起来,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网络,以更好地记忆以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小学数学大纲所规定的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
二、复习课的原则
要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的复习同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有系统性。每一节新授课所教授的知识,只是整个知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通过复习课,要能做到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因此,在复习时,可采用把知识概括成表格或者纲要的形式,让学生便于记忆与理解。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坚实的地基,才有了巍然而立的摩天大楼。基础知识,就是数学这幢摩天楼的地基。因此,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让学生弄清楚,这些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这些基础知识的,这些基础知识有哪一些主要的应用,在应用中又要注意些什么等等。
要查缺补漏。在上复习课之前,老师应通过平常学生的作业练习,对照知识结构图,分析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查找薄弱处,即哪些知识点是学生比较容易搞混弄错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掌握不好的。然后对症下药,针对这些薄弱处来设计复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全体学生的薄弱环节,也要注意个别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要突出重点。复习课是对前面几节新授课的复习,内容一般都比较多,但时间又相对有限。因此,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做到有重点地复习,也就是要将重点放在对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典型的习题与解题的思想及方法的复习上,同时突出重点难点以及薄弱环节的复习。
三、复习的策略
回忆。回忆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再现,并巩固记忆的过程。开始上复习课时,教师先向学生说明该次复习的内容范围以及要求,然后通过出示有关复习提纲和提问等引导学生系统地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
梳理。梳理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条理化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是数学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完成知识结构的梳理之后,对照知识结构图,找出其中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感到疑难的部分,作进一步的分析。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结构图中的每一部分内容。
练习。复习课不是练习课,但是适当的练习同样有助于提高复习课的效果。
评价。对学生的复习结果给出合理的评价,可以是对学生当堂表现的评价,也可以测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合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知道他在哪些方面是学得比较好的,哪些方面还有不足,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或者危机感,从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四、复习的方法
引导自主复习,注重“理”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与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对各自独创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同时,运用比较异同这一思维方式逐步构建相同的结果,在学生体验、交流、反思、辩论中寻求一种最佳的结果。
指导复习方法,注重“建”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概念作纵向、横向联系归类、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所复习的知识要点条理清晰,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教给学生整理与归类的方法,使学生在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的同时,不断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注重拓展延伸,注重“延”
在复习课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