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改革中发展
2016/6/27
——记中江县石龙小学教研之路
抓好教育改革,加强校际交流,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中江县石龙教育人一直的追求。创设一个个交流合作、互动学习、展示自我、 锻炼自我的平台;为更加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而加强校际交流,是该校一直以来的工作追求。
激励参与 分享提高
石龙小学在教师中实行 “一天一碰头,一课一交流,一周一集中,一步一反思”的“四个一”教研活动制度,让老师们充分领略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开展“六课一条龙”活动, 即集学课、听课、说课、上课、评课、跟课为一体的教研活动。落实四领先:理念领先、科研领先、创新领先、学习领先;五必做:每天必巡课、每天必听课、每周必诊断教学、每月必业务讲座、每学期必做示范课。在不断的切磋与交流中,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放宽视野 扩大眼界
今年6月8日以来,该校和德阳东电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城乡教学对接。该校教师都积极参与听课、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授课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秀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联动教学活动,共同致力于学校的均衡发展,初步形成了优质教育的协作体,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
东电学校两位教师为了上好研讨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新课标,又通过网络在教研小组内“集体备课、同步研讨、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效应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广泛搜集资料,制定教学策略。
东电学校王晶老师和石龙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她的课如其人,大气并精致,迷人而又不失朴实,她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她的教学艺术和个性风采。王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精湛,突出了重视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而东电学校的谢小华老师则和孩子们“玩数学”,他们拥有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世界,通过孩子们自己内部竞争以及同老师的“较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整节课上全体孩子都参与了课堂学习,认真听讲,主动交流,积极发言,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
课后,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课常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整个交流活动的开展,为石龙小学教师搭建了成长平台,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提高能力 完善自我
石龙小学以聆听名师的观摩课的方式,让本校教师从根本上改变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从而带来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让以往困惑的课堂豁然开朗,教学更加思路灵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也会有新的目标和方向——在课堂的设计上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为了图热闹,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蹲下身来看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有引导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等。
明白这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才能以高质量的课堂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完善自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石龙教育人,他们深知,教书育人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他们将会秉承“让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的办学目标,“办适宜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的教学理念,让石龙教育更上一个台阶,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伍雪 本报记者 李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