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途径
2016/7/11
■ 中江县南渡博爱小学 张安斌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也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笔者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从教的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几条途径。
一、仔细观察,激发想象
想象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学生喜欢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的想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象力作用下的动物园附上了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和思维。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
二、结合课文,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乌塔》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她利用暑假独自到欧洲旅游,文中的“我”感到格外吃惊。文中对乌塔和中国孩子在观念、兴趣上、生活学习方式上以及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上进行了比较。笔者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与乌塔比童年”的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读了《乌塔》后想到了什么?教室里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其中一位女生这样说到:我想把自己和乌塔作个比较,我认为乌塔比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她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旅游的快乐,打工挣钱的快乐……而我呢,整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甚至连袜子都是妈妈洗。其实这些小事,我自己都能做,妈妈就是不让做。唉!没办法,正如妈妈所说,我的任务就是学习!乌塔是快乐飞翔于蓝天的雄鹰,我是笼中待飞的小鸟!这样的描述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意积累,坚持写日记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可无拘无束的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以上就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他们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