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浅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016/7/25

  ■ 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 王伦万

  中国语文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有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还有它代代延用的经世哲学。很多中职生和家长盲目认为学到技术,尽快赚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而学校为了迎合学生这种心理,便极力压缩语文课,让语文为专业课让路。许多专业班三年中语文课只有三十多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还在炮轰语文,把学生的流失归咎为语文课太多,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跟着起哄。语文在人们心中似乎有些不光彩。但是上级部门规定学校必须开语文课,学校就弱化语文课,弱化再弱化,以致语文课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课堂沉寂,青春年少的学生出现了成长的烦恼,思想的苦闷,心中的委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优美的故事教化人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提倡故事教学法,这是笔者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总结出的一条适用性经验。因为学生文化基础差,纯理论的东西,不好理解,让他们生厌,而故事生动形象,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故事的讲述不是终极目的,最后必须归纳总结,卒章显志,显出其教化作用。笔者曾经给学生讲过《最后一片叶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简短,很直白。让学生感悟小说内涵——歌颂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信念,而且是为了他人的生命信念,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人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注定要死亡;反过来,只要坚持生命的信念,就可以战胜死亡。信念决定生命,使这篇小说充满了诗意。最后一片叶子,成为生命的一种象征;不是一般的象征,而是美丽的象征,诗意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信念。精神的信念可以战胜病魔。但是,这种精神的力量,并不是女主人公原来就具备的,她曾经把自己比作“弱不禁风的的藤叶”,是另外一个人物以生命为代价改变了她。贝尔曼的嗤笑、喊叫、责备、怪罪,折射出他的温情;他的流泪流露着他的善良;他虽然是个失败的画家,但他是个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甘愿舍己为人乃至不惜为之献身的正直的人。

  学生听完课,笔者就会给他们留下一点思考的空间,明白一个道理,笔者把它理解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二、以精辟的论述折服人

  语文课本中有篇课文叫做《劝学》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1、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学习钱钟书《论快乐》,作者层层拨笋,告诉我们:快乐是精神的、思想的愉悦。它可以超越物质和肉体,我们应该追求的就是这个境界。作为人应该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不被低俗的物质泯灭良知。发乎情,止乎理。不矫情,不伪饰。平心静气,让学生中有一种正气回荡,让校园中有一种正气回荡。让学生心中的“正”压住 “邪”。折服真气,折服正气。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