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构建博雅校园
2016/9/5
■ 中江县永丰乡中心学校 严伟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校风校貌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具有较强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秉承这种需要,中江县永丰乡中心校积极推进落实校园文化的打造,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学校坚持科学规划、全员参与、厉行节约的原则,结合学校发展历史等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群策群力,确立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感恩、奋进为主线,构建博雅校园、人文校园、勤奋校园”。使学校成为师生生活的家园、求知的精神乐园。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多渠道培育精神文化,展现校园活力。一是深挖学校历史沿袭与传承,提炼学校办学内涵与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撰写《永丰学校记》,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激励永丰教育人不断探索、进取、奋进。二是从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加强校风建设。三是从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培育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方面加强教风建设。四是从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养成教育和《中小学生守则》等方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风,建设团结友爱、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五是多形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一)强化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的再排查、再清理、再整治,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治理机制,杜绝乱停、乱放、乱丢、乱贴、乱画等脏乱差现象,确保校园内干净、整洁、有序,校园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二)从学校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合理布局校园绿化点、绿化带、景观点。一是体现保持学校中的“三老”:保护好学校的老树、老井、重塑“老人”(即中国古典文化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二是修建“碧莲池”,让花园“活”起来,并有灵动性。三是修建园中幽径,让学生能进入花园之中,在花园中学习、休息、嬉戏。四是仿古亭子的修建,增加学校的厚重感。五是发动教师利用建筑剩余的卵石书写雕刻绿化带警示标语。六是让教师思考“我为学校留下了什么?”在教师中征集路名、亭子名、对联等,在路名、亭子名、对联的征集中,体现“感恩、奋进”这一主线。
(三)结合学校的精神内涵,加强广场文化的建设。一是制作景观石,以“勤”字激励师生勤奋工作、学习。二是打造“行知长廊”,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求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要求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更深层次理解“勤”的内涵。
三、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里“活”的文化,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呈现出来。
(一)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团结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安全的意识、主人翁的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质。要求学生穿着得体,不相互攀比,尊重师长,孝敬长辈,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坚持不懈地开展“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礼貌用语”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优越的育人环境,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扎实推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以班级为单位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组织教师和学生自己设计开发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间游戏,让孩子们告别不良行为,争做文明学生。杜绝违法犯罪和学生出走的现象发生。加强依法治校,通过养成教育,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自主、自护、自律的良好行为。以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让学校行为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学行为,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营造学术科研氛围。
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秉承以人为本、教学为先的理念,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学校依据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则,进行学校规章制度修改和完善。发挥教职工大会、工会、共青团和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在学校制度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提高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制度建设和日常的制度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不断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适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需求。修改和完善学校的各项制度,包括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班主任工作、职称评聘、评优创先等方面的现行管理制度。
总之,中江县永丰乡中心校通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铸就了“和谐、进取、活力、有为”的校风,形成了“实际、实干、实效、实绩”的教风和“乐学、勤学、善学、博学”的学风,增强了学校内功,保证了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