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6/10/17
■ 中江县双龙镇中心学校 陈爱民
小学的科学教学为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生命的始终。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效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学科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通过诱发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来引起兴趣。
怎样使学生爱上科学课呢?怎样来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呢?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我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们在教学磁铁的吸铁性这一节时,就可以用我们的魔术来导入,让学生观察为什么我没有碰到小车,它却随着我的手移动,让它们靠在一起,为什么却抵死不从呢?这样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同学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实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同学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家长会有意识地引导小朋友自身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存地将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小朋友,惟恐小朋友听不明白,还反复的组织语言,不断的进行灌输。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同学,或者要求同学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地完成探究实验,学生并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小朋友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同学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其实这个实验就用芹菜加墨水就能证明,植物的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植物的生长又需要什么条件?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同学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协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于同学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同学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耐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教育倡议“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同学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同学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同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实验之前一定先设计好实验方案,用对比实验还是控制变量等等,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同学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获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归纳总结出事物的实质。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同学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资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同学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身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和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同学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四、把握好分工与合作的尺度。
新课程标准中,更注重学生情感目标的落实,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找到“事情”做,并在汇报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分享的快乐!所以放手让学生去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大纲的教学任务。
五、教师要有积极的情感调动。
在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中,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得教师能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从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科学探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影响学生后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应为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