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为明灯 照亮人生终点
2016/10/31
——泸州市殡仪馆优秀共产党员朱张平的殡葬人生
他,面对的是悲痛的治丧人群,接触的是冰冷的逝者群体,听到的是撕心裂肺的哭泣。他却用温暖的双手、真挚的关心送别了无数逝去的生命,抚平家属受伤的心灵。他是泸州市殡仪馆一名普通的殡葬工作者——朱张平。
参加工作时,朱张平才16岁,如今已经53岁,现为泸州市殡仪馆城区殡仪服务中心负责人。他从事过遗体接运、灵堂管理和殡改宣传,先后负责殡仪馆业务科、殡仪科、城区殡仪服务中心工作。工作37年,从少年到白头,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殡葬工作。在他的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无限温情默默流淌。
16岁少年第一次抬尸
被遗体吓得满头汗
1979年,当时的泸州火葬场迎来了年仅16岁的朱张平。青春年少,却当上了殡葬工人。当时的火葬厂地处城郊,环境简陋,设施设备欠缺,从业人员奇缺,且受世俗偏见影响,世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个行业。顶着亲友们不解的眼光,朱张平一干就是几十年。
他刚入行时,第一次出去接运遗体,是在泸县的奇峰。死者是一位五保户,遗体只能放在木板上抬出来。就在下坡时,木板突然朝前倾斜,走在前面的朱张平突然感觉有个东西一下子戳到了自己腰。他猛然意识到,因下坡导致遗体滑动,死者的双脚朝前一滑就蹬到了他。尽管是大白天,年轻的他还是吓出了一头冷汗。后来,他和同事将遗体抬到马路边时,只觉得浑身发软。不过,经此一吓,朱张平说自己被“破了胆”,从此就再也不怕了。
在老一辈殡葬职工的带领下,朱张平渐渐成长起来。他从事业务登记、外出接运、遗体处置、灵堂管理、火化服务、夜间值守,从一线到后勤,从服务到宣传,逐渐成为骨干员工。
当时推行殡葬改革工作,举步艰难。在推行的过程中,群众大多不理解,殡葬员工被骂、被打、受气时常发生,但朱张平相信自己干的工作是有益社会和有利环境的,始终坚持信念。为做好某乡镇的殡葬改革宣传火化工作,有一次,他连续奔走100多公里,配合当地政府顺利完成了对7具遗体的火化工作。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单位时,已是凌晨。而这样的事,在上世纪80年代,是朱张平工作中常见的一幕。
不惧恶臭
年处理300具非正常死亡遗体
对殡葬员工来说,开展殡仪服务,不管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最难过的一道“坎”是接运高度腐烂的遗体。到单位上班后不久的一年夏天,宜宾市屏山县发生特大翻船事故,近百群众不幸遇难,顺江而下。朱张平接到通知,立即前往小市麻柳沱回水地带拦截打捞遗体。
夏季江宽水急,遗体经浸泡后发出刺鼻气味,收殓难度极大。朱张平不顾危险,将一具又一具遗体用绳子绑住,引至浅水区,又涉水协同小组成员将遗体抬至岸上,并及时整理遗物。遗物又脏又臭,滑腻难闻,朱张平又将遗物仔细分拣,逐一编号归类,保管登记,再将遗体装入纸棺接运回馆。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朱张平一行先后收殓漂流入境的40余具遗体,顺利完成打捞任务,受到上级的肯定。
1993年夏天,朱张平接到通知,到江阳区广营路收殓某单位职工文某的遗体。一进文某家中,一股腐臭气味冲鼻而来。原来文某已逝世一个多月,遗体早已腐烂生蛆。恶臭透过口罩阵阵袭来,他没有退缩,细心地把腐烂了的骨头一把一把捧进纸棺。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才完成了遗体的收殓。据统计,朱张平作为接运工期间,每年都要处理300余起非正常死亡遗体,其中腐烂变质遗体就是近百具。
用心待人
互为明灯照亮灰暗
在朱张平的工作经历中,也有美好的回忆。刚工作不久,一位泸县老教师来馆办理丧事后无车回城。朱张平邀请他在宿舍住一晚,就着昏黄灯光彻夜长谈。因感动于朱张平热心待人,老教师一字一句地向其讲解了《增广贤文》。当年的朱张平文化程度不高,老师的教授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因年幼看不清前程的黯淡。朱张平说,书中道理浅显却实用,随着年龄渐长,他在工作中体会更深:待人要真诚,处事要换位思考。
在工作中,朱张平认识到:要做好殡葬服务工作,光是克服苦与累、脏与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研究服务对象心理,提升服务工作技能,用新的服务理念来指导实践工作,以适应新形式下的殡葬服务需求。为此,他坚持学习,取得了遗体防腐师三级证书,还利用双休和节假日,取得了大学专科学历。
岁月如梭,37年前的年轻人,如今头顶白发渐生。朱张平说,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曾有人像明灯一样为他指引了方向;如今,他也愿做一盏明灯,站在人生之路的终点站,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暖心服务,照亮人们因亲人逝去而悲伤黯淡的心田。(柯江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