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整合数学课堂教学
2016/11/21
■ 中江县广福镇中心学校 顾代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形象生动的图片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跳板。教学时,恰当正确、运用电教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插图的桥梁作用,就能整合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一、运用电教媒体,整合数学语言的理解
用多媒体来表现教材的内容,可以直观地呈现教材内容,有助于将学生带入教材所表。达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恰当运用多媒体再现教材中的重点语段的画面,引导学生从图中去理解,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第54页相遇问题时,根据学生首次接触相遇的情况,我将“相遇”的情境制作成动画,先用电教媒体展现小强与小丽相遇时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受相遇时的情境,体会什么是相遇,再让学生进行思考:你发现他们是怎样走的?什么叫相遇?他们相遇时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通过观察,学生很快便发现,他们是同时出发,面向而行,走了相同的时间然后到了同一地点,并且相遇时他们之间的距离是零。于是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相遇求路程有两种解法。即:(1)总路程=两人所走路程之和。(2)总路程=速度和×时间。学生通过电教媒体所展现的画面,把握了相遇的特征,加深了对相遇的理解。教师通过再次展示,提出两人不是同时出发应怎样,让学生对“相遇”的情境进行再创造。从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整合数学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情境,将观察、欣赏、理解与学习、训练紧密结合,通过适当的点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仔细观察。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时,根据学生空间观念淡薄,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我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圆柱,指导他们观察、触摸圆柱体的表面,明白圆柱体的表面是由上、下两个相同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再利用电教媒体将圆柱的表面制成动画展开,让学生观察它的表面展开后的组成情况,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圆柱体的表面是由上、下两个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圆柱体的侧面)组成的,并且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体的高。进而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面积公式: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 × 2 + 圆柱体的侧面积。并要求学生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画出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图。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生活实践不但准确地掌握了圆柱体的表面组成部分及其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且观察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整合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知识功能”(康德),一切创造欲望的萌发与培养必然伴随着想象和幻想。教师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由教材延伸,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学相遇题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同时出发,所用时间相同的相遇情况求路程的知识后,教师便可再次展示相遇的动画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以下几种相遇时的路程怎样求?(1)同时出发用时相同的相遇;(2)不同时出发,但经过一定时间后相遇;(3)同时出发,用时不同的相遇。教学结束时教师提出如果两人从同时同地向相反方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又该怎样做?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结合生活实际将几种情况加以整合,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拓展了,知识由课内迁移到课外, 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教学效果,真正把教师的要求转变为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就能大大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使之大胆地去发挥想象,去表述。
总之,只要把握教材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施教,树立新的教学观,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直观演示,就能整合小学数学教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