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
2016/12/19
■ 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李怡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本组课文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专题组织单元。《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所写,是诗人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学习本首诗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总共不过28字,算上诗题也不过35字,除去“潋、滟、亦、妆”4个生字,其余都已认得,求助于课文的4个注解或者工具书,诗意的解释应无多大障碍。于是构思良久,第一次将课堂重点定位为指导吟诵,第二次将课堂定位为写西湖的诗词对比教学,后来反复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堂流程定为: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荐诗篇,将读贯穿始终。上完《饮湖上初晴后雨》之后,认真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深有感悟。
第一版块:知诗人,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标题较长,教学时注重指导了节奏,强调了“饮”的含义。
第二版块:读诗句
读诗句环节,先读准读通,重点正了“潋、滟、亦、妆”4个生字的读音,再读出节奏,配合姿体语言读出古诗的韵味。遗憾的是,教学中读得不多,方式也比较单一,浅尝辄止,读得很不到位。
第三版块:明诗意
明诗意环节,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由学生质疑,重点理解“潋滟”和“方”。解“潋滟”一词,先让孩子猜“潋滟”两个字可能与什么有关?再由学生回答词义,相机强调注释在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性。接着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哪里见过这水光潋滟的画面,然后出示图片,直观理解。这个过程中,让孩子看着图片读,想着画面读,理解诗句读。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为理解空蒙,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苏轼,置身于雨中西湖,你看到眼前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再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课后发现,解词方式比较有效。
《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前两句写景,而令人叫绝的莫过于“西湖比西子”这一天才比喻,所以,后两句也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多处查找资料获知,东坡设喻“西子”,让“西子湖”成为西湖最美的别称。这一神喻,有如下妙处:其一,从音韵上看,西湖,西子,西子,西湖首字同声、遥相呼应。其二,西湖之秀在水,西子之美亦在水,西施有“沉鱼”之比。其三,一为江南秀水,一为江南秀色。其四,西湖之美无论晴雨,西子之美不分浓淡。对于这个千古一比,有人认为诗人是以“晴天西湖为淡妆西子,雨天西湖为浓抹西子”;也有人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抹、雨天比淡妆”。
教学中,我将重点落在让孩子明白西湖就如那天生丽质的大美人在妆扮。水光潋滟是一种妆扮,山色空蒙是一种妆扮,由此联想开去,柳条是一种妆扮,荷花是一种妆扮,小桥是一种妆扮,星月星辰是一种妆扮……顺着“美人妆扮”这一思路,将西湖的晴雨之美扩展到晨暮之美、四季之美,从而深化了学生对“总相宜”的感悟。
第四版块:悟诗情。
教学进行到这,学生已经慢慢体会到了西湖的美,补充出苏轼为西湖所做的实事,让孩子渐渐明白了苏轼对西湖的热爱,再进行各种引读,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感情。
第五版块:荐诗篇
向学生推荐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反复诵读,感受西湖的美,古诗的美。
回顾本节课的设计和几次试讲,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是钻研教材的深度,决定一堂课的高度;二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过多的拓展补充必会冲淡主题,必须对自己所盘点的知识点有所梳理,有舍才有得;三是多谋体是辅助教学手段,就算是写景的诗词,也不能用图片代替感悟;四是要有课堂节奏意识,试讲出现了拖沓,而上课又前紧后松,导致前面的朗读很不到位;五是古诗的魅力就在于凝练,含蓄,具有音韵美和意境美,而过多的讲解,把诗句分析得过于直白,意思明白了,古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也被分析支离玻碎。这是本节课的最大的败笔。
总结,反思,前行,希望今后的语文之路,能走得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