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医养结合发展之路
2017/8/17
孟子见梁惠王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老有所养”,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依旧是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新时期,面对逐步递增的老龄化人群,如何将“医+养”结合理念贯穿于日渐凸出的养老服务需求之中,实现医养结合,一举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的问题,成为卫生和社会保障部门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什么是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就是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的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它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
二、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主要思路和做法是针对有长期就医需求的老年人群体,从政策层面促成或者机构之间自愿促成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的问题。由于在老龄化社会,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群体中常有养老和医疗的特殊需求,有一些“老年病”具有常发性、易发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所以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甚至是高龄老年人都有特殊的护理和医疗需求。但是,当前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在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庭负担。医疗系统和养老机构的分离也使得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做养老院,成了医院的“常住户”。这些有长期就业需求的老年人群体,由于长期住院治疗,“押床”现象也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有住院需求的患者无法入住。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合二为一,解决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的问题,成为众多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共同期盼。
三、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
为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的养老目标,如何建立一种新型的更适合当前养老需求的养老模式,成为各地政府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而各地纷纷采取了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整体模式有如下几种:
1、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结成联盟,合作服务;2、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3、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医养一体化经营
。不管哪种模式,最终都是为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
四、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医养结合
作为公益类福利机构,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很早就开始了医养结合的发展,一直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
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康复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
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在2016年成立了自己的医院——福康医院,为老人解决基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为住在这里的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疗和护理服务等。也免去了老人如果需要住院治疗时的来回奔波,降低了因为去其他医院路途遥远而耽误病情。
当然,医养结合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养老加医院,更多的是平时的护理、养生、文化等。
(一)、从生活护理到心理慰藉,实现“老有所养”。
在生活护理方面,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定期举行护理员培训,开展护理员知识竞赛,严格把控老人生活护理,保障老人的利益,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使老人在成都市第二福利院生活就像在家里生活一样,使老人从心底觉得温暖,使老人从心底将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我们为老人配有专门的营养师,为老人设计营养餐,使老人能营养均衡;我们也配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不仅只关注老人的生活,更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二)、丰富的文、体、娱活动,实现“老有所乐”。
在文化体育建设方面,我院设有红叶学院,举办“红叶文化周”,充分调动老人积极性,让老人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让职工与老人共娱乐,让职工与老人同快乐,让老人在活动中体会快乐,在娱乐中体会归属感。除了红叶文化周,我院还有其他很多活动,组织老人学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操,既在简单的运动中锻炼了身体,也娱乐了心灵;我们还组织了老年人合唱团,让喜欢唱歌的老人一起练习,在一起练习的过程中寻找音乐上的知音,也能使老人在歌唱中得到愉悦。这一系列的活动使老人们即使不在儿女身边也能感受如同儿女在身边的快乐与幸福,让老人们能在这里感觉有家的温馨与归属感。
(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发挥余热充实生活,实现“老有所为”。
许多老人退休之后会觉得突然一下无事可做了,感觉自己无所事事,生活无聊了,这样的生活会使老人产生一种无聊空虚感,并且内心处于一种空虚焦虑的状态。我们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为此组织了老年委员会,愿意发挥余热的老人担任会长、委员等,由他们自己组织活动,在组织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让他们即使退休了也能像没退休时一样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庇护工场不仅只针对生活在这里的残疾人士,这里也对老年人开放,让喜欢手工的老人可以做做手工,喜欢书法的老人写写书法,喜欢画画的老人画画……并且还经常为老人们开办手工展览、书法展、画展等。让老人从这些活动以及展览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也让老人们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四)、机构养老有保障,建立医院保健康,实现“老有所医”。
在医疗康复服务方面,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做了如下服务:
首先,福康医院的医生护士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包括老人的疾病、营养状况、服用药物等,并由专人管理健康档案,遇有变化的会及时更改,务必要求每位医护人员能够了解我们老人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变化情况。
其次,福康医院的医生护士每天深入老人们所住的生活区进行查房,为老人监测生命体征、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疾病诊断,以便及时发现老人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做好疾病的三级预防,减少后续风险。
第三,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老人,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引进了大批优秀医务人员,他们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扎实的专业技术,目前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福康医院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2人,其中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32人;另外聘专家4人,其中一名正高级职称、另三名均为副高级职称。医院内设内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并配有西药房、中药房、中药煎药室、检验室、B超心电图室、DR室、药物配送中心等。
第四,福康医院会定期的为老人安排健康讲座,宣传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知识,让老人自己首先就做好第一步防护工作,只有做好三级预防才能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五、我们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们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在医院管理方面我们没有经验,福利院的管理模式和医院的管理模式大不一样,可是我们并没有这方方面的经验,除了福利院和医院管理模式的差别,怎样将福利院和医院很好的结合,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我们目前并没有将养老和医疗有机的结合,我们目前更多的可能还是医疗是医疗,养老是养老,医疗和养老并没有很好的衔接(如医生整理了所有老人的资料,然而老人出院或者调整房间后养老的工作人员却没有告知医生,医生同样在下次需要时找不到老人的资料),而我们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制度,然而将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正是医养结合的关键,如何让将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重大命题;再次,我们的人才引进不够充分,尤其是医疗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而我们也存在临床经验不足的问题,有些急病、重病我们仍然无法解决。
六、我们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我们邀请拥有先进医院管理知识与经验的专家为我们做出指导、提出宝贵意见,也准备派出医院的管理者去到其他管理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将先进的管理知识与管理经验带回我院;其次,对于医疗与养老怎样结合的问题,我们会加大专业医疗人才深入我们的养老区域的力度,让我们的专业技术人才深入老人内部;我们也会完善医疗和养老的衔接制度,让医疗与养老更加完美的融合,也会派遣员工与管理者去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比如医养结合做的比较好的广东、重庆等地;再次,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扩大了今年的公招名额,尤其是医疗方面的名额,在医疗方面我们还申请了引进高素质医疗人才,放宽政策,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待遇,务必使优秀人才能够来我院服务,务必引进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扎实临床知识的人才能来我院为老人服务。也通过人才的引进,提高我们福康医院的诊疗水平,力求让老人在本院就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免去老人及家属的来回奔波,也减少老人在送治途中的风险。另外我们还外聘了优秀的临床专家到我院坐诊,带领我院医生查房,为我院医生讲解临床知识,为老人讲解健康养生知识,让老人在这里就能享受到先进的临床医疗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医养结合的路还有很长,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任重道远。远看广东,近看重庆,我们还需要不停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更好的将医疗与养老有机结合,更好的发展医养结合,更好的为老人服务。(徐燕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