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假日养吧” 托举“幸福童年”
2017/9/14
——农村困境未成年人专业化保护的“广元实践”
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年幼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照顾、引导,生活无序、情感脆弱,生存状况堪忧。2016年,民政部首次对外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目前,我国16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无人监护的36万人。权威媒体统计显示,每年约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其中农村地区学生占比近80%。双休日和寒暑假是事故高发期,因家庭无人监护或老人无力监护,经常导致悲剧发生。为从源头上预防困境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减少未成年人意外事故发生,四川省广元市救助管理站、广元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未保中心”)拓展救助领域,购买社会服务,引领志愿者参与,依托边远山区学校新建“假日养吧”,实施“2+2专业救助计划”(即:周六、周日+暑假、寒假),指导监护人提供更为合适的关爱,使困境未成年人在节假日期间也能得到生活照顾、课业辅导、成长发展,让困境未成年人在“虚拟家庭”里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保护。
坚持问题导向
提前“预防接种”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及困境未成年人的生存处境,2016年,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地方政府也很重视,广元市每年用于未保救助资金多达400万元,救助年均20000人次以上。
反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
“高烧难退”,根本原因在于各地救助管理工作重眼前救助、轻长远根除,工作不深不细;基层单位工作力量弱,大多为兼职人员;资源匹配不好,救助站有钱办事却无人办事,学校以及社会组织想参与却缺资金,参与度有限,而且不够专业,爱心与施舍混杂,让孩子难以从内心接受。
变病后诊疗为提前“预防接种”,广元市救助管理站、广元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成立了以站长牵头、分管副站长负责、专业社工参与的工作小组,分别对市辖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10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走访,与校长、老师、学生就开展周末、节假日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社会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最终确定在留守困境学生较为集中的朝天区曾家、利州区白朝、昭化区卫子和王家4个乡镇,依托学校设立未保服务站,辐射周边教学点,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社会保护工作。
新建“假日养吧”
开展“合力监护”
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才能充分整合政策资源、部门资源、层级资源、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进而形成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未保中心打捆项目资金,以专业社工、学校教师、社会志愿者作为“代理家长”,对学校现有设备设施进行更新升级,新建“假日养吧”,让困境未成年人在监护空窗期得到有效保护和关爱。
增设救助机构,构建“站+点”全覆盖模式,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乡镇依托学校设立未保服务站,在人口稀少、偏远的乡镇设置未保服务工作联络点,将关爱工作延伸到每一位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身边。未保服务站设督导一名,由区救助站站长担任,监督落实未保服务站各项工作;站长一名,由站点所在学校校长担任,组织实施未保服务站各项工作;副站长一名,由当地负责民政工作的社事办主任担任,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政策;招募以教师志愿者为主、社会志愿者为辅的相关管理人员,经上岗培训后,在专业社工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方案有序开展工作。
改建活动阵地,利用学校现有校舍进行打造,投入资金120余万元,为“假日养吧”配备了电脑、电视、音响、电话等家庭设施,增设了兴趣书屋、绿色网吧、科普活动室、心理康复室等,改造了浴室、洗衣房等功能性用房,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
配套项目资金,县区民政部门以生活补助、交通补助的形式保障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经费,市未保中心针对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情况,通过全保障与差额补助基本生活费用的形式,保障未成年人在周六、周日与暑假、寒假的学习和生活。
精准救助对象,为切实保障此项工作的实效性,让最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得到实质性的状况改善,未保中心对具体对象进行严格的申请评估机制并实行动态管理。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社会保护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因监护人服刑、吸毒、重病重残等原因造成事实上无人监护、无力监护;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侵害;因家庭贫困难以保障基本生活以及缺乏成长关爱的流动留守等特殊群体的在校未成年人。符合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自愿向所在未保服务站提出书面申请,经服务站审核同意,汇总上报县(区)民政局,由民政局会同教育部门建立工作组进行实地评估,获得资格后由所在服务站与其监护人签订安全责任书。
注重社会参与,采取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招募社会志愿者等方式,协助未保服务站开展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临时监护照料、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临界预防等服务和关爱工作。
爱心精准补位
托举“幸福童年”
除了提供生活照料、课业辅导、安全监管等基本服务,我们要求“假日养吧”在成长发展、爱与被爱、兴趣培养、心理辅导等方面有所侧重,与学校教育错位发展。4个站点聘请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开展各类活动7次,留守困境儿童接受精细化服务5439人次,发放临时生活困难补贴5.2万元。
用亲情话把补短。在硬件上,建立视频聊天室,规定“家庭成员”每月至少与外出务工的父母通话联系一次。在谈话内容上,借助日常“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围绕个人学习、生活,家庭趣事、身边新鲜事、村里新变化、爸爸妈妈我爱您等,提前进行了“彩排”,以便孩子与父母沟通时有话可说,在聊天中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
用代理家长补缺。组织片区公务员、教师、企业负责人、社会热心人士等200余名作代理家长,采取一名留守儿童、一个代理家长、一份关爱计划、一套管护方案、一本成长记录“五个一”的管理方式,对留守儿童落实身体不佳必访、情绪不好必访、学习成绩下降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迟到早退必访的“五必访”。邀请四川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大长安书画院的书画家等社团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到校做义工,与孩子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增强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爱心爸妈”、“代理家长”“党员妈妈”等结队关爱,减少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先后组织57名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了与沪、浙父母团圆过暑假;124名农村留守儿童参加曾家山快乐研学夏令营;组织104名儿童参加“活力朝阳、美丽家乡”夏令营,到成都游览武侯祠、动物园等。
用心理辅导补差。长久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感情淡漠,心理素质很差,尤其与父母之间交流渐少、距离渐远,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失衡。未保中心安排社工负责“假日养吧”教师代理家长的心理辅导培训,借助徒步远足等活动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励志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用新媒体,建立“家校通”,向家长推介好的家教案例,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定期到学校评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心理关爱方案;利用节假日,给“假日养吧”成员过集体生日,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填补留守儿童情感空虚,释放不良情绪。
用安全教育补弱。未保站完善了门卫和值班制度,预防外来人员对未成年人侵害;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格按照食品药品监督局的要求执行,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细化宿舍管理,实行分性别管理、同性管理,加强宿舍的安全保卫工作;完善未成年人请假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及登记管理;开展安全演练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增强避险、逃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等能力,确保困境未成年人在“假日养吧”有足够的安全感。
未保中心新建“假日养吧”,目的是变“节日性”问候、慰问为日常性的帮扶、精准关爱,以他们渴望的形式抚慰孤独、陪伴成长,吹散他们心灵的雾霾。今年三月份项目正式实施以来,得到家长的广泛认可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试点的4所学校21个教学点1900余名学生,实现了零伤亡、零伤害、零流浪;今年7月,125名留守儿童考入国家、省、市重点中学。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