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李文国:喊出号子,不如干出样子

2017/12/7

      在2017年泸州全市贫困村退出名单中,泸县喻寺镇谭坝村榜上有名,作为该村脱贫攻坚任务的第一责任人、“第一书记”李文国不敢有丝毫松懈,“脱贫是首要目标,致富才是根本”,为了这一目标,李书记继续致力于引项目、兴基础、谋思路、促和谐等工作中,驻村帮扶的每一小步都谱写出谭坝村美丽和谐新乐章。

      “李书记,您又黑了!”

      “天天都看到李书记在走村串户,你看嘛,李书记刚刚来的时候还白胖白胖的,现在啊,简直就跟包大人一样,黑黢黢的”。谭坝村村民张超宽打趣说道。2015年10月24日,李文国受组织委派,深入喻寺镇贫困村谭坝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入职的那天起,他就以改变全村贫困现状为己任,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用28天的时间,他走遍了全村196 户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生产困难。在谭坝村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李书记的足迹,每走到一户,他都仔细查看了解了贫困户的住房条件、饮水用电安全、子女上学、医疗健康情况。在他的小本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困难群众的所需所求,在他脑中,他都心心念念地记着。热了,他惦记着群众降温防暑;冷了,他惦记着群众的过冬保暖。他说,“大家叫我一声,‘李书记’,就是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提醒自己要敬群众如父母,爱群众如亲人”。

      “李书记,我们村越来越漂亮了”

      在了解谭坝村的基本情况后,他发现光靠走村入户,短暂救助还不够,群众需要的是长久的致富谋生手段,要改变短暂“输血”的现状,长远实现“供血”平衡。李书记多次组织召开村委会、院坝会,将扶贫政策、扶贫思路、致富技能送到群众身边,针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制定了“一户一策”的帮扶规划,并分步组织实施。确定了“短期看效益助脱贫、长期看产业促发展”的发展思路。针对部分贫困对象在住房、生产上,医疗上存在困难,他积极争取救助政策,为57户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积极争取医疗救助和临时生活救助政策,解决群众的生活必需。在产业发展上,确定了“长线种植红心柚,短线养殖黑山羊”的主导产业项目;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及危房改造项目,着力打造“泸县北部田园综合体”。

      “自从李书记来了之后,谭坝村真的是大变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都变成了现实”。谭坝村四组的张大炳说道。2015年10月以来,谭坝村新建硬化村级公路16.2公里、电灌站管网延升30余公里、全村范围内开展改田和土地整理;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点两处,安置贫困户47户;共救助困难家庭32户,发放救助金12万元;建成生猪寄养场1个、经作园1个;带领群众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已种植红心柚22000株,种植爱媛38号600余亩,建成了粮油基地2000余亩,水产基地300余亩,果蔬基地2000余亩。结合农村土地制度三项试点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试点推动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建设“一平台、两环线、三新村、四基地、五小区”完善产业布局,实现整村致富奔康,建设成省级幸福新村。

      “李书记,我们给你点赞”

      在李书记履职上任的760天里,他每天早出晚归,日行万步,经常累得回家倒床就睡,第二天清晨,又满血复活。在他履职的760天,除了上级安排的会务培训外,他628天都在村上。他真正地做到沉下身子深入群众中,与群众同吃同乐,丝毫没有架子,春耕时节,他带领同事亲自下田为特困户插秧;秋收时分,他亲自下田为贫困户收割、晾晒;环保督查期间,他亲自带队清理河道。白加黑,5+n,在李书记的记事本上,没有周末、没有双休,烈日高照不嫌热,汗流浃背不算苦。

      谭坝村更美了,群众幸福感提升了,而对亲人,他却是深深地愧疚。妻子说,“晚上开车注意点安全”;父亲说,“你是在做好事,一定要把好事做实了”。儿子说,“爸爸,哪天你才能请假来开家长会呢?”面对工作,他想方设法,竭尽所能。面对家庭,他却心口难开,难以平复。在父亲生病住院的日子,媳妇微信发了三张父亲的病危通知单,那时,他召集全村70余名群众开院坝会,为农综土地项目忙得团团转。在媳妇住院的日子,他只能通过手机发出短短的短信“我晚上争取早点回来”。

      目前,在李书记的带领下,谭坝村的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干群关系得到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加强,群众脱贫致富有了门路,村集体经济也得到很大发展。预计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万元。(刘朝俊)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