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为民勇担当 战役纾困解民忧
2020/3/12
——西昌市民政局防控新冠肺炎攻坚战纪实

妇联向救助站赠送口罩助力疫情防控

配合社区开展双报到党员活动

市局机关领导检查指导救助管理站工作

了解隔离受助人员情况

对无人管理小区进行疫情防控摸排

组织敬老院召开疫情防控培训会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西昌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市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建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截至到目前,西昌市民政局机关、下属单位及监管行业,未发生一例新冠肺炎疑似和确诊病例,为决战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应有贡献。
多措并举 科学防控
靠前指挥,全面动员。靠前指挥,全面动员。一是及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出台《西昌市民政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预案》,及时启动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细化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负责人、下属各单位负责人层层抓的工作格局。二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实行领导24小时值班带班制和疫情日报告制度。三是统一全局干部职工思想。引导党员签订《坚决打赢凉山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承诺书》,党员干部职工纷纷请战第一线,形成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大合力。
做细做实,防控到位。加强内部防控,坚持开窗通风和每天对办公区域进行至少三次以上消毒,并要求职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佩戴口罩等个人卫生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养老服务机构的重点人员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摸排,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疾病传播。为防止服务窗口的交叉感染,2月3日起对婚姻登记处全面暂停服务。
简化流程,重点关注。一是疫情期间简化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程序。按照《四川省民政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及时落实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政策,保障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申请得到及时回应,杜绝出现困难群众各类救助金迟发、漏发和断档脱节现象。二是对精神障碍、重病重残和自我防控意识差的特困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及时掌握民政服务对象生活现状,对无人监管的困难群众,确定临时监管人;对生活困难无力购买必要防护物品的,及时进行协调解决;为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存在一定困难的全市城乡困难群众4888人(孤儿94人,特殊困难儿童260人,特困人员874人,一级残疾人3660人)按照每人每户(1件牛奶、2桶菜籽油、2袋大米、4把面条)标准发放总价值138.82万元生活必需品以及疫情防护用品。
加强领导 层层落实
细化流程,有序救助。救助管理站强化与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协同配合,对街面救助、入站体检、站内照料等各个环节严密把关,切实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服务和疫情监控工作。将站内划分为生活区、隔离区、防控物资储备区、流浪人员救助物资储备区、流浪人员随身物品存放区等区域,严防交叉感染。对新入站的求助人员认真核实流出地区,询问接触史,做好体温测量,安排到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在隔离区满员的情况下想办法借用私人空房增设隔离房间,同时经过不断努力争取,将流浪乞讨人员的隔离观察全部纳入政府的统一集中管理,并由市抗疫联合指挥部负责安排受助人员的返乡接送工作。落实异常情况报告制度,对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定期监测体温和其他体征,如有异常则按规定隔离观察、送医治疗及报送信息,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救治,防扩散。做好站内卫生防疫,加强食品、饮水、用药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做好设施设备消毒、衣物清洗等工作。想方设法采购防疫物资,争取政府对特殊单位职工防护用品的保障,基本保证了工作人员和受助人员都有口罩配戴,每日三次的消毒工作也得到了保障。
指导督查,封闭管理。局领导带队组织人员对全市6家民办、2家公办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临时关闭29个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暂停居家老年人上门服务项目,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没有托养老年人的,暂不开门运营。督促养老机构按照《四川省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做好临时封闭管理。工作人员实行应急值班管理,严格执行戴口罩上岗和其他必要的防护制度。每日对办公、住宿、就餐等区域进行至少3次以上消毒,必要场所配备洗手设备和消毒剂,同时严把食品和消防安全关。在封闭管理期间,养老机构不接待走访、慰问及探视入住老年人的外来人。取消院内集体活动,取消老人外出活动,不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加强家属沟通协调,做好老人心理调节、精神疏导和卫生习惯引导。做好在院老人每日体温检测并进行健康登记,对发热、咳嗽的老人,重点观察且进行必要隔离,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并及时送到医院就诊。
措施有力,严格防控。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殡仪馆在春节祭祀期间,提倡错峰祭祀,并安排专人在公墓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和对群众进行劝导。视疫情情况发展,1月28日全面关闭西昌市公墓,禁止群众到墓区进行集中祭祀。殡仪馆临时关闭便民服务点,并规定早晨07:30开馆,晚21:00闭馆。在大门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所有人必须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检测后方可入馆。同时制定了殡仪馆新型冠状肺炎防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按方案要求暂停举行大型遗体告别仪式并严格控制遗体火化送别亲属人数(每户限10人),在殡仪馆集中守灵办丧时间不超过3天,劝导家属严格控制参加守灵人员数量,守灵人员只限直系亲属且能不超过10人。对业务室、悼念厅等地进行重点防控,在业务办理、骨灰存取等关键环节,每次前往办理的家属不超过2名。设立审批组,严格落实丧葬登记报备制度,控制参与治丧人数,并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信息报备核对,未进行登记报备人员禁止入馆。设立劝导组,24小时不定时对悼念厅及周边进行巡逻,提醒和劝导治丧群众做好防护措施。设立消杀防控组,每天不少于3次对馆区进行全范围消毒杀菌。殡仪馆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工作,执行《重大突发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置工作规程》,如接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含疑似)遗体后,在市疾控中心指导下,凭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医学证明和家属同意火化确认书,迅速科学处置逝者遗体。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备齐、备足必要的防护装备,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特别是要做好具体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和日常体温监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战役一线 发光发热
深入社区,共同战役。市民政局党总支根据党员自身特长,科学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在疫情防控一线开展防控工作。市民政局机关支部书记杨林芳带领党员在南苑社区开展社区双报到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防疫工作。杨林芳一行在南苑社区所辖小区内张贴了“关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防控摸排工作的通知”,督促重点疫区及州外返乡人员、务工人员进行14天全覆盖居家隔离。市民政局还主动与社区联系对接,组织党员配合南苑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帮助社区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细化工作流程,积极协调解决社区疫情防控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局党员干部职工配合社区对2个无人管理小区116户进行全覆盖排查统计,宣传疫病防控知识。
党员带头,请战一线。疫情发生至今,救助管理站共受理接待符合条件的求助对象33名。鉴于受助对象健康状况差、人员流动量大、站内简易隔离区域不能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的实际情况,为确保站内滞留的38名老人的防护安全,救助管理站经逐级请示批准后将3名受助人员转移到西乡幸福阳光老年活动中心隔离观察。人员分流后,救助管理站需指派4名工作人员到隔离点给受助人员提供看护(量体温、观察情况)、照料(一日三餐的饮食起居)等服务,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消毒、测体温等工作都需自己完成,条件比较艰苦,站内所有护理员主动请缨,要求到偏避无助的隔离点工作。在站内人手紧缺的情况下,2月9日上午,站长谈月组织召开职工大会,本着自愿的原则,动员全体职工放弃轮休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参加站内值班值守,站内3名党员带头,10余名工作人员纷纷报名表示自愿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参加站内值守共同抗疫,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坚持积极投入“战疫”一线。
“疫情面前不退缩”,是“民政人”的鲜明态度,在工作岗位、在救助一线都能够见到“民政人”忘我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毅然决然坚守在抗疫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逆向前行,以实际行动和辛勤付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宗旨,让平凡而暖心的民政工作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发出光和热,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努力和奉献。 (本报记者
邓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