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远:为祖国为人民而战,我不怕牺牲
2020/10/22

志愿军老战士林炳远
“上甘岭上威名远震,孤胆英雄戎马溢芳。”在88岁老人林炳远家中,一块醒目的牌匾讲述着老人的过往与荣光。
林炳远,四川南充人,1932年出生,1951年6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第九连的一名战士,跟随志愿军滚滚铁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11月,林炳远参加上甘岭战役,其所在连反击597.9高地,在夺回主阵地后,约1个连的敌人在坦克掩护下反扑上来,他迂回到敌侧后,连投手榴弹、手雷将敌击溃。当前进到一个洼地附近时,又发现两个排的敌人在集结,他连续投出几个手榴弹,趁着爆炸的浓密烟尘,跳出弹坑,冲到敌人阵地前沿,将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和手雷包投向左边的敌人,又向右侧的敌人连续投掷几枚手榴弹,并抓住这瞬息即逝的战机,猛追猛打,不断进行阵前冲击,手榴弹、手雷在敌人中间连番爆炸,大量杀伤敌人。在打退敌人三次进攻后,连队只剩下了指导员和几名伤员,其余战友都已经壮烈牺牲。第二天天刚亮,敌人的又一个连开始进攻了。在几名战友相继牺牲后,孤军奋战的林炳远,抱着必死的信念,用手榴弹继续阻击敌人。在这次战斗中,林炳远一个人消灭敌人140多人。因战七级伤残。林炳远守住了阵地,光荣完成任务。他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前线和后方,大大鼓舞了士气。林炳远说:“战场上该冲就得冲,怕死打不了胜仗,不怕死才能消灭敌人,消灭敌人才能保全自己。”
1953年,林炳远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模范青年团员”等荣誉称号,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那时候一心想的就是要多打敌人,没想到会立功。”林炳远说。
1953年6月26日,林炳远从朝鲜前线来到北京,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随部队到湖北孝感花园镇驻防,1976年随部队移师甘肃武威。在长达40多年的军旅生涯里,林炳远始终保持革命军人作风,前后共17次应邀到北京出席“五一”、“十一”观礼和会议,先后6次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林炳远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本色和优良作风,在岗位上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退休后,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部队和地方单位做英模报告,进学校、入社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如今88岁的林炳远总是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每天看新闻联播和《参考消息》,二是每天坚持步行一万步。“让脑力和体力保持在最佳状态,才能为社会多做些贡献。”林炳远说。
“我那时就没想到我能活到88、89岁,我参军的时候,是为了祖国而当兵,我是为了祖国去打仗,为了祖国冲锋陷阵,我是为祖国、为人民流血牺牲,所以我不怕死。为祖国而战,为人民而战,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我愿意去牺牲!”林炳远说。(本报记者 李芊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