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新时代 新家园

2020/11/5

一直以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紧紧围绕“全心全意为伤残军人服务”的办院宗旨,找准职能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方式,大力弘扬残疾军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乐观精神;积极倡导工作人员实现自我、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周边的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了残疾军人休养安心,工作人员工作尽心,服务社会群众放心的良好局面。

建立“退役军人健康服务之家”

201961日起,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建立“退役军人健康服务之家”,专门为全省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健康医疗服务。凡持有“转业证、复员证、残疾军人证、离退休证”等有效证明材料的退役军人,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取药、优先住院,免挂号费就诊、各项检查项目优惠10%,对住院的每位退役军人进行慰问;建立退役军人健康档案,指定专人健康管理师,对现患疾病及危险因素提供个体化跟踪随访服务;建立退役军人医疗救助机制,设立专项基金对患重大疾病或因病致困的退役军人进行医疗救助。同时还安排导医和志愿者服务人员,专门对老年体弱和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提供陪诊、协助取药等服务,力争做到关爱项目人人享、优惠措施全覆盖,构建全方位的退役军人健康服务体系。

为全省6万多名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巡回医疗服务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突出优势的基础上,逐步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国防、服务军队、服务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以此确定优抚医院的职能定位。他们为集中供养优抚对象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生活保障,针对在院残疾军人的残情特点,实施科学有效的医学治疗,促进生理机能恢复,提高残疾军人的生活质量。合理高效利用优抚医疗资源,为全省其他市县6万多名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巡回医疗服务。逐步建立起优抚对象医疗健康档案,提升优抚对象医疗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履行医疗机构职责,发挥自身医疗专业特长,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时通过社会服务提升业务能力,改善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优抚对象医疗和供养水平。发扬优良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发挥优抚对象在光荣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加大对医疗设施设备的硬件投入、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新社会工作服务方式、深入开展巡回医疗等途径,持续提高对优抚对象的医疗、康复、休养及心理服务水平,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借助“三好一满意”“达标上级”等活动,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利用多年来在服务优抚对象过程中取得的康复医疗经验和护理经验,发展以临床医疗为基础、以老年慢性病康复为特色医疗的医护型养老机构,缓解养老机构与医疗资源衔接不力、医疗服务短缺的难题,探索“医疗、康复、养老”综合服务模式。

为残疾军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全院工作人员以“为奉献者而奉献”为己任,创新工作方式、转变服务观念,发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优良传统,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创新方式,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善用良机,借势而为。借助休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华西医院、原成都军区总医院的援助指导、协作共建关系,充分利用其专业优势,通过远程会诊,业务指导等手段,及时为残疾军人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全院医务人员不断探索医疗服务新途径、新方法。为全院残疾军人建立起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并根据诊疗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尿路感染、下肢神经痛等慢性疾病进行分类管理,规范化治疗。针对残疾军人年龄大、残情重、行动不便的特点,开展“一卡通”就诊、建立残疾军人就医取药专用通道、冬季病理性残肢疼痛夜间治疗等新服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残疾军人就医问诊,减轻了他们的痛苦。

规范流程,以人为本。以残疾军人满意为标准,不断改善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流程。在科室及休养区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常年瘫痪在床未生长褥疮的医疗护理奇迹。

二是转换观念,构建新型护理模式:

因人而护。将全院残疾军人按照病情特点、个体、年龄等分为不同的护理等级,制订不同的护理计划,明确了护理要点。实施了80岁以上残疾军人特护制度,做到专人管理。

因需施护。通过大量的病历比对、数据收集对全院所有残疾军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具有相似病情,有“共性”护理需求的残疾军人进行分组管理,安排了专门的责任护理人员,确保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护理质量的有效性。根据特重残疾军人的特殊护理需要,特别订制了40余张专用病床。

因势变护。根据残疾军人对护理服务的现实需要和护理改革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深化护理模式由“功能制”向“责任制”的转变,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实施护理人员分组制度,根据护理要求、病员特点等因素对残疾军人实施“点对点”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效率。完善了以往定时定点形式固定的服务方式,建立了预约服务新模式。

三是整合资源,建立全面服务体系:

运用社工,拓宽心理服务内容。在心理护理方面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借助专业力量,提升社工为伤残军人服务的水平,同时积极整合院内外社工、青年志愿者、艺术团体等各种资源通过开展个案服务、小组工作、社区康乐服务、艺术团体进院演出等方式,不断满足残疾军人多层次和个性化的心理需要,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抚慰服务,帮助残疾军人释放负面情绪、提升生活品质。

发扬传统,增强生活服务能力。加强针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评定和实践操作培训,在日常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包括语言亲切、尊重残疾军人等在内的11项职业道德具体要求,进行礼仪、急救操作等培训活动。细化服务内容,将生活服务划分为翻身清洗、检查维修等8个大项、10余个小项。优化考核监督制度,通过发放残疾军人满意度调查表、填写日常护理标准监督对照表等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落实宗旨,解决突出现实问题。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共享发展成果,每年从对外医疗收入中支出近百万元为在院残疾军人发放过节费、解决饮用水和用电补助。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