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多渠道多元化提升民政服务能力
2023/3/8
“现在,社区便民餐厅就在家门口,饭菜可口,还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等服务,真是方便。”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星光路的大山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自营业以来,受到了周边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强烈推荐。同样,在龙马潭区红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阳光食堂”,从最开始的每天只有20多人就餐,到现在的高峰期达150余人,累计提供就餐、送餐服务40000余人次,居民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泸州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强调要“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以“民政服务能力提升年”为主题,积极探索提升基层民政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新路径,推动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聚焦主责主业
提升服务中心大局能力
一年来,泸州市民政局围绕“民政服务能力提升年”主题,聚力加强政策法规梳理,局机关各科室历时3个月,先后梳理出民政系统法律法规规章54个,中央、省市政策性文件475个,形成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未成年关爱保护、社会组织管理等政策汇编10套,进一步提升了全系统工作人员政策把握能力,推动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要求,引导干部职工跳出民政思民政、立足民政为全局,推动各项民政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同时,突出业务学习培训,组织开展“民心守护·民政惠民政策宣讲进基层”等系列培训活动124场,对全市126个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社事办经办人员和1486个村(社区)经办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确保各项惠民利民政策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五社联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等中心服务工作大局,泸州市民政局积极组织开展课题调研,推动区县民政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至少完成1篇调研报告,做深做实调查研究,“一老一小”等相关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就全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两次专题召集相关部门座谈会商,地名文化、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等调研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调研成果《关于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建设区域精神卫生中心的实施意见》以市委深改委名义印发实施,有力推动了调研成果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进一步彰显了民政干部担当作为,拓宽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建强人才队伍
提升改革发展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充实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近年来,泸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独立运行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落实编制7人,负责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协调服务工作。同时,各区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落实城乡社区治理岗位167个,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居家社区为老服务、残疾人福利岗位、社会信息救助员、殡葬信息员等岗位492个,圆满完成273名疫情防控社区排查社工岗招募,古蔺县在全县23个乡镇(街道)开发弱势群体监测和残疾人服务专员公益性岗位274个,进一步充实了民政服务力量,缓解了基层民政工作人力不足问题。
在基层工作中,各级坚持完善激励引导机制,坚持有为有位工作导向,坚持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重点工作专班等“三个一线”中培养锻炼干部,大力选拔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自2022年以来,已提拔推荐干部18名,完成10名干部轮岗交流和5名干部上挂下派。出台《泸州市民政局公务员日常考核工作方案》《泸州市民政局2022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区县、直属事业单位、机关各科室和公务员考核的具体指标、考核程序和结果运用,激励民政系统干部创新争优、赶超奋进,5个集体、12名干部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表扬,人人思进、人人思干的干事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通过激励引导,示范带动,泸州民政系统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亮贡献“四亮树形象·喜迎二十大”等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围绕“领导干部作表率、中层干部找差距、一般职工促提升”,常态开展民政干部读书工作体会分享交流,持续亮赛科室、党员干部季度、年度工作业绩,每季度开展“机关榜样”评选,每半年开展“模范团队”评选,每年评选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打造了一支“民政骨干先锋队”,着力提升民政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素养,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优化基础设施
提升服务基层群众能力
聚焦建强服务阵地,近年来,泸州市采取“新建改建一批、购买一批、国资划拨解决一批、小区开发规划建设一批”方式建成标准化社区阵地21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率100%,实现“一站式”集中办理社保医保、就业服务等60余项事务。聚焦村(居)务公开“六定”“三化”运行,1486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村(居)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完善《村务公开指导目录》,明确公开事项58项,推动惠民政策申报、评定、发放、享受全过程公开公示。泸县谭坝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江阳区纪念标社区、龙马潭区天立社区等5个社区创建为全国先进社区,匠心社区等8个社区创建为“全省基层治理示范社区”,16名社区工作者获得中央、省级表彰表扬。
同时,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大党委+物业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体系,采取组织联建、活动联抓、党员联管等方式,构建“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联治工作体系,提升社区自治能力,涌现出红星街道天立社区、莲花池街道恒大华府小区、彰德街道崇文社区等一批先进典型。疫情期间,组织动员42名党员干部亮明身份,按照“就近就便、统筹调配”原则,成立临时党支部,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有组织、有重点地参与疫情防控,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责任担当。
除了服务阵地和服务保障体系,泸州市民政局还坚持把“一网通办”作为民政服务能力提升重要抓手,在各科室确定一名人员动态推进“一网通办”工作8个方面14个大项23个中项任务目标,将办理情况列入每周例会内容,一周一小结、一周一推进、一周一督促,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全面清理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权力,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和权责清单,精简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行政许可事项均可窗口集中办理,办理时限压缩85%。民政部门政务事项5项实现“跨省通办”、5件实现“川渝通办”,社会团体注销、“两残补贴”、丧葬补助金申请等7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本报记者 李彭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