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全力发挥“五大优势” 持续抓好“三大实践”

2024-06-27

——西昌市军政军民双向同心共谱双拥新华章


凉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书记马辉率队慰问消防救援队伍

西昌市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具有4000多年文明史,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18个乡镇,幅员面积288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6万,城镇化率68.48%,拥有28个民族、14个世居民族,持有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小春城全国双拥模范城等靓丽名片。

近年来,西昌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军地双方要共同努力,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的谆谆教导,军政军民双向同心,全力发挥五大优势,持续抓好三大实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西昌篇章建设进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驻军现代化建设两方面力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带队慰问武警市中队


慰问过境部队并安排宿营地


武装部慰问困难学子

全力发挥五大优势

进一步奠定积极做好双拥的坚实基础

发挥长征精神,铸就西昌双拥的红色基因。1935521日,中央红军领导人在西昌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确定了北上抗日的行军路线,并首次正式提出万里长征一词,西昌军地年年不忘长征途中的双拥精神,人民群众代代不忘传承,如今,双拥火种在西昌已经播撒下89年。

发挥航天精神,照亮西昌双拥的光辉大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国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跻身全球十大航天发射场,亚太、风云、北斗、嫦娥等多系列国内外航天器从这里冲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西昌数十万公安、消防、民兵、群众先后为历次航天发射从事电力、通讯、交通、运输、安保等工作,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

发挥战略地位,凸显西昌双拥的得天独厚。西昌连接川滇、联动雅攀,辐射四方、形格势禁,秦汉以降即为战略要津;现有陆军、空军、战略航天部队、武警等驻军11支,居全省第三,在全省183个县级区划中位居第一。

发挥极核引领,集聚西昌双拥的磅礴力量。西昌资源充沛、物阜民丰,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85位,居全省七姊妹第一;近年,省、州党委推出强州府计划,西昌极核引领发展作用更加凸显。

发挥军民情深,共绘西昌双拥的宏伟蓝图。西昌市委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西昌市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军民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各族人民、广大官兵齐心协力,目前已连续七次荣获国家双拥模范城、连续八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光荣称号。

持续抓好三大实践

进一步丰富民族地区双拥时代内涵

2020年以来,西昌以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启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西昌建设进程,军地双方、党委政府、干部群众更加重视巩固双拥成果、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整体形象,全力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各项工作。

持续抓好优化新时代双拥工作体制机制的生动实践。一是健全多层级双拥机构。坚持双拥工作军地一把手亲自抓,不断完善市委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驻昌部队首长担任正、副组长;将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部队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互访、常抓常议;稳固建立市级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社会团体、学校、厂矿、驻昌企事业单位和团以上驻军单位双拥机构或服务组织,将双拥工作与党建、放管服、武装、宣传、民政及工、青、妇等工作融合推进;在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军地联系走访、军地青年联谊、退役军人培训、退役士兵社保接续等工作。二是完善各环节工作机制。常态化落实双拥领导小组会、军地联席会、军地议军会、军地走访慰问、双拥检查评比等制度;将双拥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双拥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部门、乡镇,形成全方位双拥工作机制。三是全方位推进双拥工作开展。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盘子,在军民融合发展、放管服改革、城市规划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事业提升乃至重大人事变更调整等方方面面,都充分考虑军地、军民各方需求,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卫生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等活动,在各项活动中,注重整合军地优势资源、凝聚军民强大合力,推进军民军地共建,取得了丰硕成果。

持续抓好服务新时代部队练兵备战打仗的生动实践。一是支持保障部队建设。四年来,西昌累计划拨土地176.74亩,投入资金4025万元解决驻军建设、搬迁用地;为部队办理建设规划许可证,审批面积36531.78㎡,减免费用68.65万元;修建部队进出口双拥路”“双拥桥;投入500余万元,结对帮助某边防连队改善营区环境;为部队开通专线公交;常态化、全覆盖慰问驻昌部队、过境拉练部队、军事比武训练队,慰问金及慰问品价值累计1247万余元。二是倾情服务广大官兵。关爱、慰问边海防一线人员家庭、维和部队官兵家属,定期、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开展军人待遇大排查,及时落实军属关怀优待;开展关爱功臣行动,定期走访立功军人家庭,大幅提高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奖励金标准;专题研究解决一等功臣沙子呷配偶就业、驻边军人贾军亲属安置等困难;高标准提升优抚待遇,四年累计发放各类优待金、抚恤补助金1.8625亿元,各类定抚、定补超过国家标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累计为379/月。三是着力解决官兵三后问题。开设战士大中专学历自学和函授辅导班、开展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培养人才2300余名;推动退役士兵技能培训靶向化,四年累计培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94人;安置退役士兵103名,安置率、到位率、满意率100%;筹措资金200万元,解决困难退役军人建房问题;采集退役士兵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2万条,悬挂光荣牌2万余块,官兵后路越走越宽。四年举办军地集体婚礼6场,100余位部队青年喜结连理;四年安置现役军属12名,官兵后院安宁祥和。率先实现部队子女教育任意选,在双拥校”“八一爱民学校设立军人子女专班,西昌最好的学校、幼儿园对部队子女无条件接收,四年累计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304人,官兵后代之忧得到有效解决。

持续抓好护航新时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驻昌各部队牢记人民军队宗旨,积极参加抢险救灾、疫情阻击战、森林草原防灭火、乡村振兴、教育助学、维稳处突、国防教育、群众义诊、慈善公益、荒山绿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武警凉山支队爱心助学167名学生;空军驻昌某部投入100余万元援建巴汝中心学校;市人武部投入30万元帮扶牛郎村产业发展;部队医院与市人民医院缔结双拥共建联盟;军地合力完成三河整治”“三角洲公园建设。2020年以来,驻昌部队累计投入资金3300余万元,助力地方荒山绿化、文明创建、卫生教育发展等20余项民生工程。发挥部队科技优势,积极支持西昌市拓展航天文旅市场,启动建设商用航天发射港,为西昌锻造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打牢基础。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慰问抗战老兵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医院医生到西昌疗养区开展义诊活动


中国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突出彰显双向同心

同频共振开创西昌双拥工作的未来格局

如今,西昌军民融合、军地一家,已然形成了浓厚的双拥氛围,礼州红军广场、城西解放公园、西昌英烈纪念园、航天主题公园、登月楼航天文旅基地,已构建起西昌双拥宣传教育基地网络,先后开展各类宣教活动35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9.72万人次;全市现拥有双拥固定标志80余处;军地融合建设航天公园入选全省典型示范,全国双拥暨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四川行在西昌设立分会场,军委政治工作部、民政部授予西昌航天学校八一爱民学校。面对新时代对双拥工作提出的崭新要求,西昌市将以第八轮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引擎,以军民融合发展汇聚最大合力,突出彰显双向同心,同频共振开创西昌双拥工作的未来格局,将双拥打造成为全市96万各族人民引以为傲的一块金字招牌

突出彰显双向同心抓好头号工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在西昌建设西部商业航天港的重大发展战略,立足西昌航天发射优势、军民融合发展态势,将航天港建设列为头号工程,军地密切协作、合力攻坚,推进重大产业布局调整和新质生产力锻造,力争到2030年,形成2000颗星的年发射能力和千亿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为西昌双拥打造新地标

突出彰显双向同心强化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再深化。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驻昌部队建设规划中,进一步细化双拥工作举措,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更加突出双拥工作分值,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更多融入双拥因素。体制机制再完善。持续优化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双拥工作组织机构,确保双拥工作末梢履职更加有力。进一步强化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议、军政座谈会议、双拥专题会议等制度的刚性,党政军主要领导定期参加双拥活动,发挥示范效应、推进面上工作。宣传教育再加力。优化西昌发布等现有国防和双拥宣传阵地,改版双拥主题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提升城区主干道、主要路段永久性双拥宣传标志内容、质量;加强对西昌英烈纪念园、丁佑君烈士陵园、礼州红军广场、城西法治公园、航天双拥公园等教育阵地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宣传教育水平;在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方案中,进一步丰富国防教育、双拥宣传载体;在国家级、省级媒体挖掘、刊登更多体现西昌特色的基层双拥工作成果。放大互联网+”的优势,综合运用电视台、电台、党报、网络等 报、网、端、微、屏资源,经常性开展双拥宣传,深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多方位开展双拥宣传教育活动。

突出彰显双向同心保障政策落实。结合市情和驻昌部队实际,更高标准落实双拥各项政策。强化安置政策落实。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得到及时妥善安置、落实相关待遇,其中团以上转业干部作为重点得到妥善安置并落实相应职务职级;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得到及时妥善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比例保持100%。积极扶持随军家属就业创业,对未就业随军家属给予生活补助,具有公务员和事业编身份的家属随军安置率达到100%。落实优抚政策。在落实好优待清单基础上,提高困难退役军人专项帮扶基金总额,力争达到全省县级第一水平;推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等实际问题。落实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政策,有培训意愿的对象年度培训率达到100%,就业意向达到 70%。落实褒扬政策。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序组织祭扫、纪念、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次以上,继续坚持 烈士纪念日党委、政府和驻军领导全员参加公祭烈士活动。健全退役军人荣誉激励机制,褒扬奖励优秀退役军人,邀请优秀退役军人代表参加有关庆典和纪念活动。

突出彰显双向同心夯实基层基础。在增强服务上创一流。依托西昌大数据中心,提升双拥和退役军人工作效率;全覆盖打造乡镇、街道示范性退役军人之家;依托邛海泸山景区,合作抓好部队疗养院西昌分院的服务保障工作,体现西昌独特地理、生态优势。在依法保障上出特色。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拥军网络,妥善处理军地纠纷,依法惩治侵害军人及其家庭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涉军维权工作,认真受理、依法办理侵犯危害现役、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事件。在军地共建上树品牌。巩固和扩展西昌二小军地共建学校、航天学校双拥学校成果,再建一批双拥品牌,体现西昌双拥特色亮点。重点围绕三个目标、提质三项制度,推动结对共建:一是围绕军政军民团结,提质军地联系和走访慰问制度,实现军地双方无事常来往、有事勤商量;二是围绕发展地方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目标,提质军地互办实事制度,地方时刻关心驻昌官兵的冷暖,及时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当好后勤部;驻昌部队把驻地当故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参与地方抢险救灾,做好保护神;三是围绕军地共建目标,提质军民结对共建制度。按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军地单位结对共建形式,丰富共建内容,拓展共建领域,使共建活动更具活力、更富时代特色。(本报记者  木之柳)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20210257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