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7 全国公开发行 主编:陈小平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四川民生周刊-四川民生周报 >> 新闻中心 >> 第二版 >> 正文

“三抓”“五建”“十行动” 紧扣发展稳定大局 打造忠诚担当司法铁军

2024-12-30

——甘孜州稻城县司法局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纪实


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培训


开展法治政府建设部署会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


法宣小分队送法进虫草山


宣讲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的稻城县,因亚丁皮洛天文文化旅游和天地人全时空文化旅游新地标而闻名。近年来,甘孜州稻城县司法局在县委政府、州司法局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建,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紧扣发展稳定大局,把三抓、五建、十行动贯穿司法行政工作始终,奋力打造忠诚担当司法铁军,为稻城天地人全时空文化旅游新地标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今年我县司法局工作亮点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普法与法治政府建设督查,成立了普法、法治政府建设督查组;二是深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等活动;四是人民调解成效显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100%在采访中稻城县司法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更登曲批对记者如是说。

具体地说,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开展法律服务进军营活动


为结对村党支部讲党课

深化“1+8”试点推广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发挥依法治县统领作用。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习,积极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学校、进网络工作,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制作并发放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手册,同时深化“1+8”示范试点成果推广应用,建立健全部门法治帐图,经调整,目前已完成法治帐图工作。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参加环保领域联合执法监督,开展全县行政执法单位法治督查,处理交通领域执法问题投诉;二是利用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完成全县行政执法单位去年执法公示及备案工作、执法证年审247件、审核执法证申领52件次;三是明确合法性审查的范围、程序、标准和时限,确保审查工作有章可循。落实凡涉及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等事项必审查机制。据介绍,今年以来,共审查重大行政决策审查5件次,合同、协议审查24件次,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72条;该局代表全县54家机关党政、13个乡()92个村(社区)与四川汇韬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协议,实现法律顾问县、乡()、村(社区)全覆盖;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行政复议、政府法律顾问、执法监督等培训5场次,参训人数达400余人次。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印发《稻城县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4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全县各单位今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和任务安排。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20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297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3100余份,宣传制品3870余份;常态化开展法律七进工作,推进法治宣讲浸润行动全覆盖,深入学校、军营、寺庙、企业、虫草山等地,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甘孜藏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预防校园欺凌等内容,开展法律七进”4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100余份,宣传制品2800余份,受教育群众13000余人,组织全县2142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学法、考法平台学习;突出法律明白人能力培育,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共组织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4场次。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和法律明白人熟悉辖区公共事务、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使全县12名法律顾问与467法律明白人结对子,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打造法治文化阵地。更新维护县法治文化长廊宣传牌,补充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援助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内容,在金珠湿地公园建设法治文化广场,将法治文化与居民休闲、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的教育作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向各村(社区)赠送《宪法》《四川涉藏地区全覆盖法治宣讲参考手册》《民法典》等普法书籍,充实村(社区)法律图书角;同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各单位自觉承担普法主体责任,开展“3.15”“4.15”等重点时段和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80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67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宣传制品1070余份。

深化法律服务。深化法律援助服务,保障弱势群体权益。为来访群众解答咨询240人次,代拟法律文书37人次;指派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件,法律帮助案件20件;开展法律服务活动11场次,参与群众达6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制品1000余份;续签公证对口帮扶协议书,稻城县公证处托管于成都市国力公证处,解答公证咨询21件,60余人次,协助当事人办理公证业务7件。

夯实社会稳定基础。一是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强化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成功调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债务纠纷案件1件。严格规范社区矫正对象宣告、考核、管理教育等工作,开展社区矫正对象个别教育300余人次,公益活动达260余人次,组织开展集中教育4场次,开展集中公益活动4场次,开展谈心谈话共2轮次。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沟通、微信联系等方式实时掌握社区矫正动向。据了解,今年当地社区服刑人员未出现脱管漏管现象。二是强化安置帮教工作。通过微信、电话、实地等方式走访本人、亲属、村两委等,切实掌握刑满释放人员思想动态、行为轨迹、家庭基本情况和生产生活诉求,在重大节假日等特定时间进行上门帮教;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制度,接返重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狱地联动转教工作,赴甘孜监狱名山监区开展送法进高墙活动,充分发挥亲情帮教作用,共接待家属67户,开展远程视频探视64场次。同时注重特殊帮扶,为稻城籍患上严重疾病的四川省锦江监狱在监服刑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安排服刑人员与亲属远程会见,有效预防和减少安置帮教对象重新犯罪。三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持续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严格执行村(社区)每周一次、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县(市)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工作机制。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7次,共排查出27起矛盾纠纷案件,成功化解纠纷案件26件,无存量案件,无民转刑案件,无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完成稻坝、贡岭、东义片区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据介绍,今年推动成立了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覆盖金融、物流、知识产权、寄递等多个行业部门,目前,全县有人民调解组织123个、人民调解员671人,专职人民调解员170人。完成噶通司法所、桑堆司法所、巨龙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以及邓坡乡上邓坡村等10个村级人民调解室进行规范化建设,其中省母司法所于去年荣获甘孜州第一批枫桥式司法所称号。


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理论测试


法律援助中心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解答、代拟民事起诉状等法律服务活动

筑牢基层法治基础

助力长治久安

多措并举为农牧民增收保驾护航。一是草地课堂,让党纪学习教育接地气。考虑到虫草季乡党员大部分无法按时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的党学习,县司法局为确保联系乡党员在学习上不缺课、理论上不漏学、精神上不掉队,在虫草山开展草地课堂”“送学上门活动,将党声传到党员心中。党支部书记更登曲批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与实践主题,从《条例》5次修订情况、《条例》的核心内容、《条例》的重要意义及党员如何践行《条例》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二是党建引领业务,护航虫草采挖季。联合邓坡乡组成洞嘎波法治宣传小分队深入虫草山开展送法进虫草山,并在活动现场设立卡达噶波流动调解室和法律援助咨询台,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排查矛盾隐患,同时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教育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虫草采挖期间做到依法守界、有序采挖,合法经营;三是情系驻点工作队,亲切慰问暖人心。深入虫草山看望慰问驻点工作人员和结对亲戚,为他们送去油、粮、蔬菜等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把温暖送到基层。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并为社区和社区居民送去办公物品及慰问品;深化结对共建工作,结合调研和群众诉求,开展共建共创系列活动,共过主题党日2次、组织生活1次,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讲党课1次。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自查工作,通过联系乡(邓坡乡)、联系寺庙(郎岭),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落实结亲、结对帮扶三到位,即到村结对户、到户认领人、到人了解事。与每个贫困户实行三定,即定人引导帮教、定责排忧解难、定时实地走访,共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活动5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约1.3万元,切实解决群众诉求,维护了社会稳定。

人民调解成效显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100%。为贯彻落实好三抓”“五建”“十行动工作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据介绍,今年1114日,香格里拉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戴有群和张保平调解申请,戴、张二人经共同协商并签订合同在该镇共同经营丽思酒店,由此产生合同歧议。镇人民调解委将2名当事人请到调解室当面了解,安抚情绪,倾听诉求。据调查,戴承认自己在与张共同经营酒店的同时,也经营着旅行社,并且获得其他收入,戴聘请服务员与张共同经营酒店,但张认为戴在经营酒店和旅行社获得利益的同时没有做好经营酒店业务,提出分红要求,要求戴每年支付张酒店保洁费和管理费用。二人在之前就调解过一次,但由于没有理清二人财务款项未达成调解协议,在理清款项后依法申请二次调解,希望镇调解委出面帮助调解,合理分红。经过镇调解委调查了解,多次走访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经回访,当事双方已经履行调解协议,对调解员的调解和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稻城县法治文化广场


省母司法所荣获州级枫桥式司法所称号

党建引领

打造忠诚担当司法铁军

近年来,稻城县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紧扣发展稳定大局,把三抓”“五建”“十行动贯穿司法政工作始终,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与服务质量,通过抓党建,抓成效,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将法治保障作用落到实处。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压实主体责任,落实班子成员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把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亲自,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开展廉政谈话、党组书记讲廉政党课。二是认真落实专项工作,推进清风2024”大项突出问题整治活动,坚决纠治作风顽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促进全局干部职工担当作为、锐意进取。三是认真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建立专项工作机制,进行研究部暑和专题学习,按照上级工作要求组织工作人员到乡镇开展督导检查,落实基层减负码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是深化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开展纠四风树新风工作,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严肃纠治作风积弊,紧盯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公车私用、公务宴请、公款旅游、违规操办婚丧喜庆等问题。五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推进日常监督向八小时外延伸,提高监督效能,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形成有力震慑。据了解,今年该局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学习会4次、党组书记讲党课4次、通报学习违纪违规案例3次,截至目前未出现违法违纪案件。

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坚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上级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精神,研究学习方案,制定任务清单,坚持问题导向,细化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组建工作专班,协同推进整体工作。同时,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党员生活,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纪律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按照书记领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模式,采取领学领读原文阐释、案例教学等方式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条例》,并开展交流研讨。据了解,今年该局开展党纪学习教育10余次,举办知识竞赛、理论测试和交流讨论,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参观廉洁文化公园。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部署会,制定方案,细化分工,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每季度召开1次分析研判会,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目标管理、纳入党建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纳入党建述职和民主生活会,加强奥论引导,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网评员作用,掌握舆论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确保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围绕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制定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创新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全局干部往深里学、往实里学、往心里学。据介绍,该局今年以来,开展集中学习37次,集中研讨10次,写研讨发言材料100余篇。

坚持党建引领。制定稻城县司法局年度《党建工作要点》《2024年度党支部党员学习计划》。党支部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建责任清单,坚持将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通过三会一课、集中学习、基层宣讲等形式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党员兜底培训,确定1名党员干部为党务工作者后备力量,发展2名预备党员,接受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近年来,该局通过党建+队伍建设,持续改进作风;党建+法治宣传,提升普法效能;党建+法治服务,增强司法质效。特别是今年67月创新开展七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主题研学,提高理论素养;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不忘初心承诺;举办一轮知识测试,铸牢理论之基;开展一次志愿服务,传递文明风尚;开展一次走访慰问,传递党的温暖;讲授一堂专题党课,提升政治素养,办好一件民生实事,温暖一方民心),狠抓队伍建设,打造忠诚担当司法铁军。

针对下一步工作,稻城县司法局局长更登曲批表示,明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稻城县司法局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法治宣传质效,推动机制创新与执行落实,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加快推进公共法律体系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和谐的基层法治社会环境贡献司法行政力量,为打造稻城天地人全时空文化旅游新地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卓立)

集团报刊
日期检索
新闻检索

新闻热线:028-86652539 广告代理:成都民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mzmszb666@163.com
版权所有©四川民生周刊 技术支持:028工作室 成都网站设计 蜀ICP备2021025755号-1